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年輕一代權錢膜拜,誰應對此負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0 09:48:56  


“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這麼難,嫁給‘黃世仁’,等手裡有了錢,可以再自我奮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不失為—種好的選擇。當年的白毛女也可以這樣規劃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黃世仁對著幹。”這是武漢某高校女生在與文藝家討論劇作“白毛女與黃世仁”時,爆出的驚人語錄。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0日載文《中國年輕一代的權錢膜拜,誰應對此負責?》,摘要如下:

  最近有武漢的大學生給很多中國人一個似乎是“驚世駭俗”的道德判斷:白毛女應當嫁給黃世仁(地主);只要有錢,年紀大一些不要緊。於是乎,在中國引出了一場具有道德高度的爭論,無論是在傳統媒體還是在互聯網。中國道德衰微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了,很多人對此不滿,借這個機會出來說些話可以理解。但是,也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參加爭論的人的傾向性非常一致,那就是指責年輕一代;他們的結論也同樣具有一致性,那就是年輕人沒救了。

  中國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從來不檢討自己而只會指責別人尤其是下一代的傳統。每當有這樣的不符合傳統道德價值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會有道貌岸然的出來發表道德高論,似乎他們就是道德的代表和化身。但指責下一代的人往往有意或無意地忘記了提這樣一個問題:誰應當對道德的衰敗負責?從年輕人成長經歷的視角看,要對年輕人道德衰敗負責的不是年輕人本身,而是造就道德衰落的老一輩。

  任何人的道德價值觀不是與生俱來的。道德是社會化的結果,是社會灌輸的產物。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中間(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盛行權錢崇拜和道德虛無主義的現象也是事實。但同樣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年輕人是被“培養”出來的。換句話說,年輕人對“權”和“錢”的崇拜意識是他們生長的環境所給與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