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民黨雙週報:全球金融危機與大陸的反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9 10:27:48  


 
  三、全球金融危機大陸需負起責任? 

  有關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起因,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分析把問題歸疚於美國金融工業的不當風險管理、不當信用擴張;第二種說法把問題放在美國聯準會在2002-2006年放鬆金融政策、降稅、未能有效監管金融體系、工業評等有缺失等。不論哪一種論點,矛頭都指向美國,政府與金融單位都有缺失,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問題。 

  另外,許多人也同意,多年來全球貿易失衡也是這次金融危機的導因之一,這和中國大陸便有關聯,中國大陸貿易連年成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也造成大量美元回流,美國財政赤字和全球存款氾濫(global saving glut)有關,英國金融時報的Martin Wolf即持此論點,暗示中國大陸和此波金融危機也有關聯。 

  2002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由於持續貿易成長,各國熱錢流入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中央銀行也開始大量購入美元,以遏止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結果造成中國大陸外匯擴增,大陸也把這些多餘的儲備轉到美國投資。在2002-2008年間,中國大陸外匯儲備增加1.7兆,其中80%來自出口,其餘則是屬於投機性的資金流入,中國大陸中央銀行常進場干預,以紓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大陸的匯率政策可說是雙緊盯政策(double peg),目的在維持名目與實質匯率的穩定。大陸最初的匯率政策是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在2002年後大量累積的重要原因,而大陸一直不肯放鬆人民幣匯率的做法則深受各方抨擊。 

  大陸的外匯政策是不是造成全球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而這種收支不平衡是不是不可避免地必然會導致危機?對於前者,各方意見一致,但對於後者則看法比較分歧,大陸本身則是堅決否認此次金融危機和中國大陸有任何關聯,大陸認為,這次的問題出在於美國的低儲蓄率、過度消費及過度操作。如果有人認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問題應該也是出在美國擴張性財政政策,而非大陸匯率政策。另外,美國金融單位不負責任的行為、政府管制不當才是引發危機的主要原因。 

  2002-03年大陸刻意不讓人民幣升值,最主要原因是1998 年朱鎔基進行幾項重大經濟改革,中國大陸全力發展製造業,也因改革使生產力大幅成長,製造業出口占中國大陸總出口產值的90%以上,因為有出口壓力,所以大陸不敢讓輕易讓人民幣升值。而大陸對於本身控制匯率的做法是否導致全球金融危機和美國等國有明顯不同的看法:1997年12月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經濟幾近瓦解之際,各國紛紛策略性地讓本國貨幣貶值,但當時大陸仍持續緊盯美元,才未使情況更加惡化,由於中國大陸本身的收支狀況穩況,使中國大陸比其他國家更快速復甦,讓人民幣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區域重要穩定力量。2002年時,中國大陸雖然出口暢旺,賺進比過去更多的外匯,但當時大陸政府決定不調整匯率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投機客的熱錢流入中國大陸,大陸不願意讓這些人得利,大陸認為,固定匯率不僅有利經濟發展,對於外資也有利。 

  2004年中國大陸貿易順差更大幅擴增,中國政府才開始感受到有調整匯率的必要。2005年第一次小幅調整,讓人民幣匯率和美元脫鉤,引進“一籃子”參考貨幣(a basket of currencies)的策略,然而人民幣基本上主要仍是盯住美元。但升值的壓力已不能避免,從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幣一共升值約21%,且大多是在2007年中以後進行的調整。2008年7月之後,有鑑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大陸又開始改採固定匯率政策,但大陸如此做法也使中國大陸的出口急劇衰退。 

  人民幣目前是否仍舊被低估?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作者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大陸應採行比較彈性的匯率政策,而這種做法對大陸本身也比較有利。雖然西方國家一直喜歡批評人民幣低估使各貿易國處於不利的競爭位置,但事實上,美國的得利可能大於損失,雖然對美國本土公司是有重大影響,但能用比較低的價格買進商品,對美國消費者及在中國大陸投資製造的公司卻是有利的。而對大陸而言,人民幣維持低價位對出口固然有利,但對服務業卻不利,過多的貿易順差、擁有太多的美元如今也已成為中國大陸的極大困擾。美國完全怪罪大陸可能並不盡公平,因為美國收支不平衡最主要還是歸疚於美國本身的政策,大陸是否讓人民幣升值,或是是否更早就升值恐怕也只是次要因素,但國際收支不平衡以及沒有更好的整合方式,仍是未來值得持續關切的問題,不論中國大陸或其他貿易逆差國都需調整,大陸應擴大國內消費,而其他國家則是相反。 

  四、中國大陸經濟失衡為何發生? 

  大陸技術性使貨幣維持低估或許並不是2002年後中國大陸出口大量順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大陸製造業生產力提升、1998年後大陸政府進行大規模的銀行,以及金融改革使本身經濟體質轉強都有關聯。加入世貿組織後,大陸被迫更加開放,帶動國內私營企業願意接受國際標準,政府也對公營企業大力整頓,重組、整併。政府也投入許多刺激景氣方案,要創造需求,並且加速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措施使得中國大陸製造業變得更有效率、和國際經濟更能接軌,連公營企業也開始賺錢。 

  中國大陸企業表現亮眼和自信心提升、國內基礎設施改善及流通資金充裕都有關,中國人一向儲蓄率高,1998年後銀行改革,銀行體系運作漸漸步入正軌,巿場上流通資金充裕,私有化措施也使私營企業獲利穩定提升,現金流通不虞潰乏,對製造業的投資持續增加,製造業的競爭力也隨之提高。製造業的效率提升,低價行銷策略使得整體獲利仍舊持續增加,大陸本身的工業政策及不合乎國際標準的環保標準,或許才是使中國大陸製造業得以無往不利的主要原因。 

  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大陸的高生產力及充沛的資金流通,產生一種“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似乎生產沒有上限,獲利均能持續成長。大陸並未警覺這種依賴出口、外匯累積過快的生產模式可能帶來的風險。金融危機使得大陸開始體會到原有的發展模式可能造成極大困擾。若不能瞭解大陸外匯大量累積的真正原因,而單怪罪於大陸的貨幣政策,恐怕並不公允。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6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