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兩岸關係的杯子理論與屋頂理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0 15:28:37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聯合報今天的社論說,兩岸關係“以和平取代戰爭”的大勢應當已告確立;現在的互動準則是“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但是,“政治”雖被置於“後/緩/難”的部位,卻是遲早必須面對及處理的問題。如今雖非處理的時機,但不妨預作思考。

  社論說,我們曾指出,兩岸關係不可能將“政”與“經”分割成兩個截然區隔的領域;因為,在重大的經濟互動中,必然已經蘊涵了重大的政治效應。例如,三通直航或ECFA,皆不只是經濟事件,同時也是重大的政治事件。雖然如此,兩岸畢竟仍有高層次的政治關係必須處理。

  本文嘗試提出的思考是:從杯子理論到屋頂理論。先談杯子理論。“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是杯子裡面的水。過去北京的思維是,只想取水,而不要杯子。想像中,此法除非訴諸流血戰爭,不可能達成;但若訴諸武力,砸破杯子,恐將面對一灘覆水。

  就歷史淵源看,“中華民國”這一只杯子,曾以辛亥革命締造共和,並主持北伐及抗日戰爭,且台灣亦由“中華民國”所光復;再就現實看,今天的台灣,在“中華民國”的杯子裡,是一個自里長至“總統”皆直選的民主政體。也就是說,“中華民國”這只杯子,是“中國論述”與“民主實踐”的結晶體;無論中共或台獨,誰要砸破這只杯子,誰便須面對一灘覆水。

  社論說,北京近年來的“思想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從“中華民國已經滅亡”,改版到“一個中國就是台灣法典中的一個中國”,再到“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不啻已默認“中華民國”的地位。至於所謂“反對法理台獨”及“主張維持現狀”,也就是承認“中華民國體制不是台獨”的意思。

  在北京眼中,顯然亦已認知,沒有“中華民國”這只杯子,就沒有水。若沒有“中華民國”這只杯子,台灣對北京會比西藏及新疆更為棘手萬倍。所以,在可以想像的時空中,“杯水合體”是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準則之一。

  更進一步的思考是“屋頂理論”。兩岸關係可能發展至建立某種政治聯結,如今或許言之過早,但想像中的那種政治聯結,自應建立在一個超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之下。北京近年不再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謂“大陸與台灣同屬中國的一部分”;這些論述都含有“九二共識”的意味,其潛台詞則是“一中各表”。顯易可見,這類論述皆有將“一個中國”逐漸“第三概念化”的跡象。

  社論說,倘若“一個中國”是“第三概念”,兩岸關係未來即不無可能在“屋頂理論”下討論如何聯結。或許有兩種可能:一、組成邦聯,在邦聯“憲法”或邦聯基本法下聯結。二、經由“和平協議”的特定條款,作成“維持現狀”的法制架構。這兩種想法,可能仍是過渡方案,但亦可視為終極處理。

  以上看法,或許兩岸皆有人會認為不合時宜或異想天開。但是,若想砸破杯子,如何處理覆水?若想留住水,則豈能砸破杯子?

  杯子理論也許聽來不順耳,但其實這不啻已然是兩岸當局的現行政策。北京希望以杯保水,台灣當局則是藉水保杯(以台灣的民主體制來維護“中華民國”)。理由很簡單:兩岸關係唯有賴“和平發展”始能漸進處理;既然和平是主旋律,北京與台北皆不可能砸破杯子。

  社論說,杯子理論與屋頂理論,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但“杯子理論”著眼於維持“和平發展”的過程;而“屋頂理論”則是對進行政治聯結的可能思考。唯不論未來是否走上“屋頂理論”,但如今已可證實:“杯子理論”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中心準則,殆無疑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