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毅夫:大杠桿效應 中國財政刺激較美成效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20:18:45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談及中國的財政刺激看起來比美國的成效大的多時指出,區別在於中國的刺激措施有很大的杠桿效應。

  林毅夫在世界銀行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爾舉行年會時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他表示,中國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正逐
漸平衡本身的經濟體質。過去,中國大多數投資於生產部門,而國內市場既不可能消費所得產品,中國自然轉為出口導向。近年來中國的投資多以基礎建設為對象。但這並不能直接轉化為產能的提高,還必須增加進口生產設備與原物料,因而逐漸解決經濟失衡的問題。

  林毅夫說,從今年1月份到現在,中國的投資增長較去年同期高出30%。就組成來看,部分來自政府的財政刺激,更多的是來自銀行貸款的擴大。這是因為中國是個中低收入國家,中國的基礎設施缺口較大,這類投資需求很旺盛,這也創造就業崗位。收入增加,家庭就業上升,消費增加。而美國是個高收入國家,所以這類投資的範圍要小。財政刺激沒有大規模的銀行貸款作為支持,因此美國的杠桿效應比中國小。

  另外,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國基會)計劃轉型成為某種全球央行,即扮演最後借款人的角色,鼓勵公司持有較少資金儲備,林毅夫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至於各國取態,這取決於國基會是如何設計,以及國基會如何避免國際政治經濟型問題。這可能不是一個萬能之計。各國需要改革國內經濟,擁有健全穩定的宏觀經濟。這能夠降低對外部保障措施的需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