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預警機亮相大閱兵預示中國空軍轉向攻防兼備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4 10:58:20  


空警-2000預警機擔任國慶閱兵空中梯隊長機。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預警機在此次國慶閱兵中的高調亮相相當於向世界宣告,中國空軍已經由一支單純防禦型的空軍轉變為一支具有攻防兼備能力的空軍。

  《瞭望》新聞周刊報道,預警機的特殊威力,首先要從現代戰爭的發展說起。戰爭的開始,往往伴隨著警報的拉響。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有組織地使用烽火、狼煙等作為警報信號來傳遞敵情。

  在高技術軍事裝備迅猛發展的今天,作戰區域早已從地面擴展到海上和空中。高速飛行的戰鬥機可以3分鐘跨越一百多公里。能夠提前發現敵人,哪怕提前幾十秒,對作戰雙方都至關重要。號稱“千里眼”、“順風耳”的空中預警機就是這樣應運而生。

  預警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來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機種。為了讓雷達“看”得更遠,1945年,美軍把當時最先進的雷達安裝在一架小型飛機上,改裝成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

  從歷次實戰來看,現代預警機實際集合了“遠程偵察”、“空中導航”、“空戰指揮”、“統一各參戰單位”的功能於一體,堪稱用各種高技術裝備武裝起來的“空中指揮所”,已經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機種。如果說雷達是國防的眼睛,預警機就是空軍的眼睛。一支現代空軍如果沒有預警機,基本就是“眼瞎”的空軍。

  國外的實踐經驗和模擬計算表明,一架大型預警機對空中目標的搜索、監視能力相當於10部左右的大功率、遠程地面警戒雷達站,能為己方提供30分鐘以上的預警時間。批量配備預警機後,大約可節省2~3個地面雷達團的兵力,使整體的防空效率提高15~30倍;把敵軍空襲自己後方要地的幾率降低15%~55%;將成功攔截和擊落來襲目標的概率增加35%~150%,在不降低戰鬥力的前提下,可大大減少戰鬥機、截擊機的數量。

  在預警機的各部分技術中,最關鍵的是雷達技術。因此,雷達成為評價預警機的主要標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