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9 00:43:56  


搖擺不定,馬英九大陸政策尚未形成明確的中心思想與未來目標。
 
  以“公投統一”為台灣前途的終極目標

  在兩岸關係的終極目標,亦即“台灣前途”上,馬英九近年來提出了較之“國統綱領”更為苛刻的條件。

  有關台灣前途,馬英九原本奉行“一國良制”下的終極統一目標,也反對將“台獨”作為台灣前途的未來選項。直到2005年7月,馬英九在國民黨主席選舉第一次電視政見發表會上的首輪發言中仍明白指出,“所謂(黨的)核心價值,……第二是反對‘台獨’,在任何情況下,‘台獨’都不是我們的選項”(2005年7月3日《中央日報》)。2005年12月馬英九在美國《新聞週刊》記者約拿丹•亞當斯(Jonathan Adams)的專訪中表示,雖然“沒有統一的時間表”,但“對我們的政黨而言,終極的目標是統一”(2005年12月20日《中央日報》)。而對統一的前提,馬英九也一貫強調“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 (2008年5月20日TVBS馬英九“人民奮起,台灣新生”就職演說)。

  但是從2006年初開始,馬英九在有關台灣前途的問題上逐漸有了新的說法,為統一增加了較之“國統綱領”更為苛刻的前提條件:2006年3月馬英九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明白指稱,改變現狀,甚至討論統一問題“沒有時間表,但是有條件。也就是說,兩岸都能達到自由、民主、均富,保障人權,尊重法治。同時,台灣的人民必須要充分參與,充分表達意見,因為這畢竟是對台灣現狀非常重大的改變。台灣人民如果不贊成的話,就不能推動”(《中央日報》2006年3月29日)。2008年3月馬英九在“愛台保台大家一起來”大會上致詞時又稱,“國民黨嚴正聲明:有關台灣未來的前途與發展,必須台灣人民說了才算,必須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2008年3月14日《中時晚報》)。2009年6月11日,馬英九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不統’不是排除統一這個選項,而是在他任期8年內不去討論統一問題,因為這8年不可能有答案,這討論意義不大”;“台灣要不要統一,當然全體人民要表示意見,一定要公投”。

  至此,馬英九心中對兩岸關係、台灣前途的終極目標已表述得相當明確,那就是“公投統一”。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筆者之所以認為馬英九內心還是主張統一的,原因就在於他的文化政策。一個不主張統一的人,或統不統都無所謂的人,是不會如此強調並一貫推動兩岸文教的深層互動的。但是馬英九基於現實政治考慮,選擇以“選項開放,人民決定”來表述。其次,馬英九的所謂“公投”,與民進黨的“公投”顯然有重大區別。將“公投”放在馬英九整體大陸政策的脈絡上考察,馬英九的“公投”屬於國際法中的“對內自決權”範疇,亦即透過公民政治權利的行使,自由選擇人民所喜愛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的權利範疇,這與他一貫強調的統一前提之一,即“一國良制”(“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是一脈相承的,故非“台獨”分子以國際法的“對外自決權”(殖民地、非自治領土人民才能享有的獨立建國的權利)來包裝的“台獨”論述中的“台獨公投”。

  以“言論自由”看待(定位)“法理台獨”
  在“務實台獨”的問題上沒有著墨

  馬英九自身一貫反對“法理台獨”,但在“務實台獨”的問題上著墨不多,且在“台獨”是否是未來台灣前途的選項上,近年來馬英九也說辭不一。

  2006年2月就國民黨在《自由時報》刊登“台獨選項”廣告一事,正在歐洲訪問的馬英九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獨’是部分台灣人士的選項,但不是國民黨的主張,也不應該是台灣未來的方向”(2006年2月17日《中央日報》)。而2006年8月,馬英九赴歐洲招商前回答媒體詢問時則稱,“台灣的未來是由台灣人民來決定,人民作主有很多選項,不論是統一或‘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2006年2月8日《中央日報》)。馬英九曾特別解釋其“不獨、不統、不武”這“三不”中“不獨”的具體含義,稱,“不獨”就是“不推動新憲法或是台灣共和國”,且“不獨”和“台獨是選項”也沒有衝突,因為前者是他的個人主張,他“不會走這條路”,不過“我們國民當中有人有這樣(台獨)的想法,這是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我們應該容許!”。

  馬英九之所以會以“言論自由”看待(定位)“法理台獨”,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馬英九內心信奉的民本、民權的政治思想、觀念使他給“台獨”留有空間,而島內現實社會政治情勢與政治生態也讓他在奪取更多政治資源的操作過程中,對所謂“台灣主體意識”有某種程度的體認與迎合。至於為何對“務實台獨”著墨不多,則在下文具體分析。

  馬英九給國民黨、民進黨、美國、大陸都留下了可以發揮、合作的機會

  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給國民黨、民進黨、美國、大陸都留下了可以發揮、合作的機會,為何?

  1、馬英九路線下,國民黨可以借大陸壯大發展自己,贏得更充裕的執政時間,以便重新累積並掌握籌碼,與大陸談判。

  今天,國民黨與大陸的互動,雖然已從冷戰思維的“對抗、對峙”中擺脫了出來,但骨子仍然是要與大陸抗衡、競爭。當然這與冷戰後國際政治的演變及其思想發展密不可分。而長期來國民黨在台灣打下的基業,那些始終被視為優於大陸的政治、經濟籌碼,或說“台灣經驗”,經過李、扁“台獨”路線近20年的執政,損失慘重;而大陸的國力卻迅速崛起。兩岸優劣態勢逆轉,台灣抗衡大陸的籌碼快速流失。對此馬英九是既不甘心也很著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