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央行行長周小川:以金融之血給養中國經濟之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3 14:13:02  


 
  這是一張周小川近期出席國際會議的日程表:20天前在英國倫敦出席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15天前在瑞士巴塞爾出席國際清算銀行行長會議,8天前在法國巴黎參加金融穩定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目前正隨中國代表團參加在美國匹茲堡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 

  中國央行行長頻頻出席國際會議的背後,顯示出中國國際金融地位的顯著提升和金融話語權的不斷提高。 

  2009年3月,在G20倫敦峰會召開前的一週內,周小川連續發表三篇署名文章,針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金融危機的應對以及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等話題,表明瞭中國的立場,引起世界的關注。 

  “話語權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經濟成就,經濟跟金融是互動的,經濟大了,所以中國的金融也受到重視,這是中國自身努力的結果;此外,由於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我們的聲音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代表發展中國家的,這也增強了我們的發言權。”周小川解釋說。 

  60年來,中國金融業憑藉其不斷努力日益得到發展。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人士認為缺少現代金融管理經驗的中國,將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金融體系和貨幣制度,中國金融事業在國際上被忽視,中國也長期游離在國際金融秩序之外。不過,這種狀況正在發生變化:在1980年,我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實現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的增資,份額排名從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六位。此外,我們成功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收入委員會、世界銀行治理結構改革高層委員會和國際清算銀行董事會,打破了一直從發達國家中央銀行推選董事的局面。中國所代表的立場和政策主張越來越為世界關注。 

  這種關注,不僅僅是對中國經濟地位和金融體系的關注,同時也是對中國金融業所走道路的關注。當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時,中國金融業並未遭遇明顯的震動,這一方面跟我國與國際金融市場沒有完全接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金融業始終採取穩健的、循序漸進的改革開放模式,這種模式立足中國金融業國情並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堅持金融改革的市場化取向,循序漸進,抓住時機實現創新。 

  夠細心的話,可以在周小川辦公室裡發現這一模式的痕跡。到過周小川辦公室的人,在發現書櫃中涉獵廣泛的各類書籍的同時,還會發現作者署名為“周小川”的音樂劇文集、懸掛于墻上的西方抽象派繪畫作品……這樣的細節,人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是一位金融改革者對中西文明相容並蓄的一種態度,也可以將之視為是今天中國金融業“引進、吸收、創新”發展路徑的細微注腳。 

  在這樣的發展路徑下,中國金融市場、中國金融機構正出現並站立在了世界舞台的顯要位置。“不過,中國大型金融機構改革道路還是很漫長的,我們不要太在意現在自己在世界的排名。金融行業要特別強調與時俱進、強調風險意識,什麼時候都不能自滿。”周小川強調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