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在左右澳洲對華政策?陸克文一人說了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8 10:53:21  


2008年4月,陸克文就任澳大利亞總理後首次訪華。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最近幾個月,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齟齬不斷,兩國關係跌入十年來的最低點。從新的國防白皮書公開瞄準中國,到力拓案直接導致中澳關係急轉直下;從墨爾本電影節為熱比婭唱讚歌,到今年年末或將迎接達賴到訪,素有“中國通”之稱的陸克文卻屢屢觸犯中國底線;曾指責陸克文“親華”的反對黨人士,卻又開始擔心“澳中關係搞砸了”。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9月6日下午,雪梨歌劇院前,一場數千人參加的盛大活動正在舉行。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當地華人藝術家,以及澳大利亞藝術家一起同臺表演,共同的主題則是“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60週年”。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特地發來賀信,並派遣了特別代表拉瑞·弗古森出席。陸克文在賀信中稱,“當前的(澳中)雙邊關繫緊密而寶貴,對彼此都十分重要。”

  這是近期中澳發生外交波折以來,陸克文發出的最為積極的信號。不久前他剛使用了“充滿挑戰”一詞來形容當前的兩國關係。這位西方世界唯一通曉中文的領導人,在對華態度上發出前後不一、甚至矛盾的調子。這含糊不清的對華聲音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遊戲規則呢?

  陸克文:獨攬對華事務

  “陸克文仗著自己通曉中文,精通中國政事,上臺以來在對華關係處理和對華政策上大權獨攬,很多事情的處理完全由他一人說了算”

  還記得2007年11月陸克文上臺之時,作為第一個能講流利漢語的西方政要,他無疑讓中國看到了打開西方世界大門的希望,很多中國人期待他能在促進西方世界了解中國方面發揮作用。

  起初,事實也的確如此。陸克文上臺數月之後,澳大利亞表示不支援排除中國在外的“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和印度的四方戰略合作計劃”,這讓很多中國人更加堅定地認為,澳大利亞是中國在西方世界的好朋友,對中澳關係充滿希望。

  然而,一年半之後,中國的“希望”變成了“失望”。

  今年5月,澳大利亞政府發佈國防白皮書,將未來20年內的中國發展視為自己的假想敵,大力擴充軍備,發展高精尖國防裝備;6月,中鋁注資力拓失敗,隨後爆出力拓“間諜案”;7月,澳大利亞政府無視中方外交壓力,堅持向熱比婭發放簽證,讓她順利參加墨爾本國際電影節,並在全國記者俱樂部發表反華演講。

  中澳關係這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很多人困惑:澳大利亞怎麼了?陸克文不是對中國很友好麼?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如此緊密,澳大利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中國呢?

  一些分析人士的結論令人意外:正因為澳中關係愈發重要,除了外長之外,陸克文還要親自過問,“他仗著自己通曉中文,精通中國政事,上臺以來在對華關係處理和對華政策上大權獨攬,很多事情的處理完全由他一人說了算。外長史密斯只是被安排處理其他週邊的、次重要的問題。”

  這直接導致了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無章可循。陸克文上臺以來,至今沒有出臺任何正式的、系統的對華政策。對此,史密斯自然也頗有微詞。在一次公開回答記者有關中國的提問中,史密斯支吾其言,稱自己對具體問題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言談話語中透露了其對陸克文做法的不滿。

  消息人士透露,儘管陸克文能講中文,在中國做過外交官,但他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過多顧忌國內政治力量和媒體輿論,在很多問題的處理上,又獨斷專行,不具備一名傑出“政治家”應有的素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