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不利影響,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制定出台了擴內需促增長的十大措施以及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中央投資下達後,如何加強對資金的監管使用,尤其是重點加強對今年安排的9080億元中央政府投資的監督?這些問題,中央關心,百姓關注。
新華社報道,為了讓每一筆中央投資落到實處,2009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對中央政府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專題調研活動”,選取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農田水利建設、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4個題目開展調研,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歷史上,開創了以重大專題調研的形式推動中央重大政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先河。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十幾個專題調研小組,奔赴河北、山西、湖北、黑龍江、甘肅、內蒙古、雲南、貴州、山東、浙江、上海等地。盛夏時節,全國18個省區市留下了調研組的足跡。
每到一地,專題調研組既聽取地方各級政府的情況介紹,又深入到企業、科研院所、施工現場和城鄉困難群眾家庭進行實地考察;既了解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項目的進展情況,總結工程建設的成效和經驗,又實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充分交換意見。
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多聽取基層同志和百姓的聲音,是此次專題調研的普遍特點。“我們是來調研的,不是來檢查的,願意聽實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帶隊調研時,每到一地都要強調這一點。
為了增強監督效果,每一個專題調研組都至少有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帶隊,有關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協助工作。同時,每一個調研組都吸收國務院相關部委的人員參加,並與地方人大密切配合,務求取得監督實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此次還邀請多家中央新聞媒體參與調研,全程跟蹤報道,以增加人大監督工作的透明度。
專題調研中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兩個專題與民生息息相關。 保障性住房建設調研組在與百姓的交流中發現了問題。在黑龍江省,有的百姓反映政府在棚戶區改造中搞“一刀切”,一些剛建好的平房也被拆掉了。一些農村居民則反映,政府將農民的泥草房拆除後蓋起了樓房,不符合農村生活的實際。調研組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直接將情況告知當地政府,並建議相關部門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上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在房屋改造和建設上應允許居民自主選擇。
每一個與民生工程相關的調研組都注重在調研中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不流於表面而是探究根源,在對細節的考察中評價政府民生工程建設的得失。
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調研組成員在西部地區發現,目前實施的中央新增投資中有關教育、衛生的民生工程項目基本是教學樓、門診樓等主體建築,學生食堂、澡堂、教師周轉房、醫生值班用房等必備的輔助設施卻大多難以配套,這一問題在偏遠鄉鎮尤為突出。為此,他們提出,今後中央新增投資中應對配套設施建設予以統籌考慮,推進學校、醫院的標準化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