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鄧小平: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將為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2 13:32:26  


佩戴新軍銜的三軍儀仗隊。來源:解放軍報
  大事回放: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銜儀式,17位高級軍官被授予上將軍銜,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新的軍銜制。 

  開國將軍賈若瑜的相册裡,有3幅照片引人注目—— 

  一幅是攝於1955年的標準照,那一年,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賈若瑜被授予少將軍銜; 

  一幅是攝於1965年的工作照,那一年,軍銜制被取消,賈若瑜換上了“三片紅”的草綠色軍裝; 

  一幅是攝於1988年的休閑照,那一年,我軍開始實行新的軍銜制,賈若瑜卸任“全軍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一職。 

  歷史,總是在曲折中不斷前行。這3幅普普通通的照片,折射出人民軍隊軍銜制的坎坷發展歷程。 

  “‘軍隊還是要搞軍銜制’,這是鄧小平同志1980年3月12日在軍委擴大會上明確提出的。”戎馬一生的賈若瑜今年已94歲高齡,但精神矍鑠,對往事記憶猶新。 

  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提議,1982年初召開的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正式作出“恢復軍銜制”的決定。1983年5月,“全軍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成立,時任原軍事學院副院長的賈若瑜,擔當起了新的使命。 

  軍官軍銜等級設置,是軍銜制度的核心。當年,鄧小平同志一言九鼎:“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將為止。”“軍職以上,一職三銜。”他曾解釋:“軍職以上實行一職三銜,道理很簡單,年輕幹部需要培養,他們的軍銜可以低一些,職務可以高一點。” 

  於是,新起草的軍官軍銜條例對1955年軍銜等級設置作出調整:取消元帥、大將和大尉軍銜,軍官軍銜設置變成3等11級。這一設置,符合我國的國情軍情,體現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特點規律。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上將軍官軍銜儀式,洪學智等17位高級軍官被授予上將軍銜。隨後幾天,全軍各大單位相繼舉行授銜儀式,1452人被授予將官軍銜,18萬人被授予校官軍銜,40.5萬人被授予尉官軍銜。從此,共和國軍人以嶄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回憶起當年激動人心的場景,賈若瑜這樣評價:“軍銜制取消23年後重新恢復,是人民解放軍邁向正規化的新起點。” 

  新起點孕育新生機。兵役制度改革、軍官服役制度改革、軍隊住房制度改革、軍人保險制度改革、軍隊院校體制改革……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迎來發展的春天。 

  改革,改寫民族命運;改革,振興軍隊建設。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明金說:“新的軍銜制實行後,我軍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在人民軍隊歷史上前所未有。作為新時期軍隊正規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實行新的軍銜制,其意義已遠遠超越了授銜本身。” 

  1955年曾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又被授予上將軍銜的總政治部原副主任郭林祥感言:“可不要小看掛在肩上的牌牌,這是國家給予軍人的崇高榮譽,具有全面持久的激勵作用。” 

  誠哉斯言。共和國軍人從佩戴上軍銜那一刻起,軍人的使命、軍人的職責就已融入血脈。扛在他們肩上的絕不僅僅是職務和資歷的一種外在表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