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王建煊想砍人 希望能找出該砍之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3 11:02:31  


  中評社台北8月1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近十年來,台灣遇雨成災,奔騰的土石流,斷裂的橋樑,坍塌的路面,還有災民哭泣的聲音,透過電視畫面,重擊我們的心靈。將心比心,我們可以想像與感受那種恐懼、無助、與哀傷的心情,那是多麼令人難以承受。這幾天的新聞,除了哀傷之外,也有一些感動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不眠不休投入救災,甚至於犧牲性命的救難人員。對他們,我們要致上最高的敬意。 

  從全球氣象的變化來看,未來的災害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且可能一次比一次更嚴重。台灣每年平均降雨量約二千七百公釐,然近年來已有集中趨勢。據學者統計,過去五十年每小時的降雨強度,許多地方都增加二至五倍等,從一九八0年以後,台灣各地區氣象站出現破紀錄的降雨量頻率也明顯增加,這一次莫拉克顯然又創下了新紀錄。因此,政府與人民的責任與角色特別值得思考。 

  社評說,二00一年,針對土石流問題,“行政院”決定成立解決土石流規劃小組,由“經建會”主導,但顯然績效不彰。這裡面存在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救災莫若防災,防災要靠準備。事實上,防災是平時的工作,是每日的工作。對於各種災害的形式,應該建立動員因應的辦法,平常就要熟練,有如反射動作一般,才能有效率,不慌亂。尤其在災害發生時,唯有平時熟悉,才能爭取到最多的黃金時間來救人。 

  然而,不可諱言地,全民的防災意識嚴重不足,缺少嚴肅的態度。從上到下,不管是人民或政府,防災都是三分鐘熱度,因此相同的悲劇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社評說,政府除了在教育中加強防災意識,經常舉行防災演練之外,在施政也應有所突破。首先,這一次風災造成多處堤防潰堤、橋樑斷裂、以及路面坍塌,這是缺少維護所致,還是偷工減料的結果?政府應查明原明,如果是缺少維護,那就應在所有工程建設費中編列維護費與管理費;如果是偷工減料,就應嚴懲不貸。 

  第二,河川整治固然重要,但不適宜人居的地方,一定要強力執行遷村的政策。遷村之事,談之已久,但始終無法落實,既浪費資源,更一再重演悲劇。遷村,考驗的是政府的執行力,民進黨做不好,國民黨難道也是一樣嗎! 

  第三,為因應未來惡劣的天候條件,各項公共工程必須進一步提高品質的要求,並研究新的施工法。由於每雨必有土石流,政府應根據氣候的變化,全面重新檢測土石流的區域,以免住民在毫無警覺的情形下,被土石流肆虐。 

  社評說,現在萬事莫如救災急,但救災之後,也必須徹底究責。“監察院”王建煊院長日前痛心地表示,“我難過得不得了,想罵人不曉得罵誰,想拿刀砍他一刀,也不曉得砍誰,全國民眾都有這種苦悶。”這個“誰”,我們希望“監察院”能有效而且迅速地把他或他們找出來,讓問題清楚呈現,讓責任無所遁逃,才能告慰那些受難的災民。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