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道豫:“美式恐怖”我也能頂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1 17:03:18  


 
  一個轉機出現了

  8月底的時候,一個轉機出現了。“當時的總統安全顧問安特霍尼.雷克約見我,很鄭重其事地告知,新政府上台8個多月,美國對對華政策進行了重新審議,已有新的結論了,就是實行‘policy of engagement’。engagement有很多含義,有好意的有敵意的,壞的如打仗、交火,好的還包括訂婚呢,不過美國的意思肯定不是‘訂婚’。那我們只能翻譯成中性的,就是‘接觸政策’。實際上就是在強硬施壓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關係,兩者同時進行。”

  那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非正式首腦會議將在美國西雅圖舉行,克林頓提出,會議期間要和江澤民主席進行雙邊會見。“我立刻把消息向國內傳去,得到接受邀請的回答。”

  “在1989年後西方聯手制裁我國、中美雙方已經斷絕官方來往的情況下,江主席到了西雅圖。途經舊金山時還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美國報紙對江主席一行的訪問給予相當規模的報道。在雙方進行的第一次會談中,我們把基本的政策和底線向他們講得很清楚。特別是江主席指出我們兩個大國應該考慮,把什麼樣的中美關係帶入21世紀。當時是1993年11月,我們已經想到了21世紀了。此論一出,美國輿論紛紛議論說,美國總統哪想得到7年以後,美國總統的眼光只有任期的4年和再一個任期的4年,雖然也‘碰’到了2000年的邊,但他可不會想2000年以後的事情。但後來美國人悟到了,把什麼樣的中美關係帶入21世紀,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特別是‘9.11’事件後全球反恐的需要,以及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美國在全球事務的各個方面都越來越需要借助中國的力量,他們後來也積極思考這個問題,獲得很大的啟示。”

  美對華政策兩面性

  那時,中美關係雖然較之以往總算有所回暖。但克林頓“一年限期”的聲音猶在耳,要不要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還是個問題。

  “當時正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後,我國發展勢頭非常猛,中美貿易增長速度很快、前景很好,所以美國工商界都絕不能接受中美貿易可能受到的損害。他們轉而對美國政府施壓,做大量的游說工作。這時候美國政府內部就分化了。有一批搞經濟的部長,極力主張要延續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反對的人越來越少。”

  “很多美國朋友來游說我,要我們多少做點讓步,遞個梯子讓他們下來。但這些讓步都涉及到我們國家的根本主權和內政,對我們來說代價也太大了。我記得美國新聞總署的署長找我私下聊天,問我擔心不擔心那個限期,我嚴肅地對他說:‘署長先生,我不擔心,現在發愁的倒是美國政府。’我為什麼不擔心?因為一個對美國不利的政策是絕對要垮台的!鐘表還在嘀嗒響,不過這‘定時炸彈’是在你這兒了,不是在我這兒了!”

  “前總統卡特特地來我的官邸找我。他說‘已經快到5月了,你們是否還能再做一次努力?我希望你們能解決一些問題’。我報告北京後答覆他,我們答應多少做一些枝節性的緩和的行動,但已經沒有什麼可讓步的了,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全做了。卡特了解後對我講,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建議克林頓總統給你們最惠國待遇。”

  “這時我已經基本斷定,克林頓一定扛不住了。果然,到了一年限期,克林頓自己承認了失敗,他說這一年來中國基本沒做出讓步,但美國用最惠國待遇這個杠杆來對中國施加壓力,它的作用已經窮盡了。”
  
  “應該講我們對美國的態度是穩定的。我們很重視中美關係,我國的政策是為發展謀求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建立平等互利健康的關係,而美國對華政策始終有“兩面”,一面是要打交道、要接觸,現在越來越發展到合作和借助於中國,另一方面他們防範我們,軍事上施加壓力,打台灣牌,賣武器給台灣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次金融海嘯以來更大大突出了合作的訴求,居然有學者提出‘美中共治’,這是我在美國期間不可想象的。我們既要防備被人家打壓,棒殺,也要防備被別人捧殺。美國對華政策的兩面性並沒有消除,仍然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來源:文匯報)

  鏈接:回望歷史 面向未來 

  克林頓政府早期中美關係出現動蕩,固然受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但最根本的背景還是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中美間原先由戰略合作所掩蓋的分歧一並爆發出來並衝擊兩國關係。在清醒地認識到中美關係的脆弱性之後,有識之士開始有意識地尋找、構建並鞏固具有戰略性的合作基礎。雙邊日益密切的經貿關係使兩國的利益交織在一起,而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的共同利益又進一步拓寬了合作基礎。正是經過了這一系列努力,我們看到了李大使所感嘆的、今非昔比的中美關係。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的恐怕還不止於此。冷戰結束後,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頤指氣使、咄咄逼人。但是,在經歷了許多困局和挫折之後,美國終於看清了它的力量邊界,不得不調整與世界的關係。正如李大使所言,美國對華政策中一直存在著防範和接觸兩個側面。但在目前的力量格局下,美國對華借助和合作的一面有所上升,中美之間的平衡開始稍稍向於我有利的方向發展。

  中美關係正在邁向面向21世紀的新階段。在這當口兒回望過去,前面的路似乎也變得清晰點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 吳蒓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