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西藏 十八軍血肉之軀築成了進藏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0 13:30:14  


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
1950年的中國,全國上下被解放的喜悅籠罩著,人民積極生產建設,然而此時的祖國西南一隅並不平靜——尚未解放的西藏政治形勢極為複雜嚴峻,在英美等國和其他境外勢力的唆使煽動下,當時的西藏地方當局分裂分子妄圖策劃“獨立”。和平解放西藏,實現祖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成為擺在新中國面前的最大挑戰。1950年1月,毛澤東決定:“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戰軍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戰軍的配合下,解放並經營西藏。”   

  重擔落在了打過淮海戰役、當時正在西南駐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十八軍身上,1950年3月4日,十八軍熱血漢子們,在四川樂山舉行了進軍西藏誓師大會:一定把五星紅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帶進西藏。

  十字鎬架架車

  劈山涉水修路

  當十八軍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西南開進時,24歲的劉志均剛結束了一段驚慌逃離的生活。正值壯年的他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被飛機運到雲南昆明的第三天,劉志均趁著空當,懷著對家人的思念,朝著北面狂奔。回到四川家鄉不久,作為家中的獨生子,父母為劉志均找了份穩定的工作,此時正逢十八軍行軍經過他的家鄉,劉志均說,“我想參軍,去西藏。”

  兩次選擇,第一次的逃離是為了家人幸福,第二次主動參加,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劉志均說,他都選對了。

  1950年的青藏高原現成的公路幾乎一片空白,當時部隊走的還是千百年來馬騾踏出來的茶馬古道。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手中連準確的地圖都沒有,只能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和西藏有關的圖書資料。在一本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記要》上,有位探險家這樣描述西藏地理:“山有千盤之險,路無百步之平。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狀。”

  將路修到拉薩去,十八軍為此新組建了支援司令部,戰士們領到的武器不是鋼槍,而是鐵錘,鋼釺和十字鎬。從康藏線(現在的川藏線)進軍西藏的十八軍部隊的三個師,五十二師、五十三師、五十四師中,絕大部分官兵都在修路。十八軍官兵用繩索拴著身子在懸崖峭壁上鑿石開路、蹚冰河架橋,在這片亘古荒原及高寒凍土上,沼澤、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隨時發生,據後來測算,幾乎每前進一公里都有一名戰士倒下,十八軍走過了二郎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跨過了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等大江大河。歷時一年零九個月的漫長艱難行軍,以十八軍為主力的解放軍各路部隊先後進入拉薩。

  “我分進了十八軍後方司令部雅甘工程處,每前進10公里,我們留下來修建一個道班房,就像古時的驛站,那時,發到手上的除了槍炮,還有人手一輛的獨輪木板車。”劉志均至今還經常夢到獨輪板車那特有的吱吱嘎嘎聲,“我們四川人喜歡叫它架架車,”架架車成了他們行軍最好的“戰馬”——衣物糧食,施工用具,槍支彈藥全靠架架車來馱運。

  每修好一個道班房,兩到三名戰友作為道班房的聯絡人留下來,劉志均習慣了離別, “有些戰友一輩子留在了當地,結婚生子養老。” 

  炮彈殼打銅鍋

  二郎山賽“車”

  嚴格執行黨中央不拿藏族群眾一針一線,不影響當地百姓生產生活,是十八軍行軍過程中鐵的紀律。補給全從內地運進,在天氣合適條件下,後方也會空投補給。

  看著架架車上天天見少的糧食和日常用品,劉志均也精打細算“過日子”。

  “日用品很缺的情況下,我和戰友想了個辦法,將一個啞彈的彈頭卸下來,把彈殼敲成了銅鍋,煮飯、燒水,起了很大的作用。”60年過去了,劉志均得來的7枚功勛章都送給了朋友,唯獨這個炮彈殼打造的銅鍋,他珍藏至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