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消除金融文盲 提高金融賦權和民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4 09:38:45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文化評論家和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指出,近年來,各國的金融學者愈來愈傾向於接受一個觀念,那就是在廿一世紀的此刻,金融知識已開始變成一種新的民權課題。要避免我們的下一代像從前的文盲一樣被人剝削欺侮,如何普及“金融教育”降低“金融文盲”(Financial Illiteracy);讓人民對攸關自己權益至鉅的金融政策及商品有更大的判斷力與行動能力,也需要在“金融賦權”(Financial Empowerment)上更加努力! 

  “金融教育”、“金融文盲”、“金融賦權”這些觀念都不是很新,但最近突然躍升為主流的新認知,當然是拜金融海嘯之賜。在過去,由於人們的金融知識不足,因而對專業的金融管理官員及從業者,遂產生奇特的敬畏、羨慕和信任。殊不知整個金融領域,就在人們普遍都是“金融文盲”因而盲信的時代氣氛下,逐步惡化,終於製造出全人類都嚴重受害的金融海嘯及全球深度衰退。它顯示出: 

  一、當人們“金融識字程度”(Financial Literacy)不足,無法分辨金融政策的良窳,金融官員就會日益無能,金融機構也就愈會推出金融瑕疵,形同詐欺的金融商品。美國的次級房貸衍生性金融惡質商品的氾濫,信用評等機構淪為共犯成員,金融監理官員的尸位素餐,其共通的前提即是“金融文盲”的可以欺騙和易於欺騙! 

  二、根據近年來的研究,已發現金融與每個人的生活雖愈來愈密切,但當代“金融文盲”的程度卻嚴重到駭人聽聞。美國十個持卡人有四個不知道卡息的多少及循環利率的可怕;劍橋大學做過研究,發現有九百萬英國人是徹底的“金融文盲”。近年來率先提出“中美國”(Chimerica)這種說法而大紅特紅的哈佛教授佛格森(Niall Ferguson)則指出,金融知識匱乏不限於一般大眾,他在哈佛MBA班的學員有許多居然不知道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有什麼不同。他認為像英美這種高度金融化的社會,國民的金融程度卻極度低水準,將來他們又怎麼能保障自己的權益和監督政府呢? 

  提升國民的金融程度,不要繼續做“金融文盲”,從上世紀初即有人在做著先驅工作。舉例而言,《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暢銷書共同作者之一的許瓦布(Charles Schwab)從一九一九年起就開始教兒童有關金錢方面的知識;美國金融圈名人,曾做過“美國聯邦金融識字程度委員會”副主委的布萊安(John Bryant)很早就認為金融問題是民權問題,因而在一九九○年代即於洛杉磯貧民窟教窮人金融和儲蓄理財;印度社會工作領袖比莉摩瑞姬(Jeroo Billimoria)也早在印度貧民社區教六至十四歲的兒童金錢知識。這些先驅人物所做的先驅試驗,近年來已獲普遍回響,據了解美國已有三州將金融教育納入教育課程,有十五州準備納入,美國聯邦政府準備像搞“和平工作團”一樣推動“金融識字工作團”;英、俄早已決定強化金融教育,一個全球性的兒童金融教育計劃目前已在卅多個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展開。如何像在古代提高識字率,降低文盲一樣,在廿一世紀提高金融識字率,降低金融文盲,已成了許多國家的新目標! 

  但有一點必須釐清的,乃是強化金融教育,絕不能與窄化的投資理財並論。目前的確有些國家以金融教育為名,但卻以教導人們如何炒股賺錢為實,但目前有關投資理財,由於它長期被扭曲,經常已和投機相連,金融教育要教的不是這種似是而非的知識,而是要教導人們對個人金融理財要有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也要有判斷力。近年來,耶魯大學金融教授許勒(Robert J. Shiller)的許多觀點日益受到重視,他的觀點之一就是“金融民主”。只有一般人金融判斷力增強,整個金融服務領域才會進步,金融風險才會降低。金融教育、金融判斷力、金融賦權、金融民主、金融共同福祉這些才是一脈相連的目標。 

  許勒教授早已指出,由於近代訊息管理科技的進步,如果妥善運用,金融福祉早就有極大進展。但因金融民主和金融賦權不夠,整個金融秩序反而成了投機詐欺及無能更甚、風險更高的領域。金融教育之目的,不只是教人賺錢理財,而是要教人更大的民主與福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