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體制的整齊與同質 是禍不是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4 09:28:15  


  中評社台北7月24日電/台灣作家、政評家南方朔今天在台灣聯合報撰文。內容如下。
 
  十七世紀英國主要詩人赫立克(Robert Herrick 1591-1674)寫過一首很著名、近年來被延伸討論的詩作〈失序的樂趣〉:

  衣著上一種可愛的失序

  它那種沒來由的樣式激起了服裝的美麗。

  肩膀披件上等細麻布

  產生使人心神迷醉的美妙感受。

  蕾絲花邊任意在這在那低垂

  使得紅色小胸衣讓人目亂心迷。

  隨意反摺的袖口,以及

  輕輕亂飄的緞帶

  在那讓人心亂的襯裙上

  造成迷人的波紋,吸引了許多眼光。

  那不經意所結的鞋帶,在這裡

  我看到它沒有章法的優雅。

  這些隨意而無序的美麗讓我迷亂的程度

  更甚於那些每個部分都精心安排的藝術。

  赫立克的這首詩,是在說失序而不照常規的裝扮,比起那些照本宣科的服裝,反而更能凸顯美的本質,產生美麗誘人的效果。在這首詩裡,赫立克其實已點出了近代政府和企業管理上日益重要的一個課題,那就是一個體制通常都會有兩種走向:

  秩序 帶來平庸與無能

  一種是“秩序”(order),它指的是該體制高度的官僚化與科層化,事事皆照本宣科,一切按規矩辦事。最後是例行的工作因為有常規可循,它可以應付裕如;但所有新的事務,特別是新生的複雜事務,它就完全無能為力,不是凸槌連連,就是小事出大亂。這是體制的平庸化與無能化,它當然已不再可能創新了。

  一種是體制對“失序”(Disorder)及“紊亂”(Mess)的潛力能做正面評價,因而體制無論配置、彈性、異質性等都能保持住活力。因而它還能掌握住創新的原則,也能有除弊的預警能力。這種體制很清楚的知道,一個同質性很高,大家都相似的科層官僚構造,最後會根本做不出對的事情來。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商學院教授阿布拉罕遜(Eric Abrahamson)及作家富里德曼(David H. Freedman)針對這個問題,寫了一本《完美的紊亂》(A Perfect Mess),該書有許多學理部分,其實非常值得引介到台灣。該書指出,目前全世界日益複雜,無論政府、公司或組織,若還像過去那樣講究“整齊”(Neatness)、“照本宣科”(Schedules)等品質,最後不但會失去效率與能力,甚至會連生存能力都一併失去。在它的各種失敗症候群裡,有一種是它的各種問題細節完全不能事先掌握,完全找不到重點,每件事情都是好高騖遠。歸根結柢,就是這種體制在整齊、照本宣科的平庸化過程中日益無能。

  失序 找回組織的活力

  體制的整齊但無能,近年來在有些大型跨國公司早已有所警惕,許多重要的專案都寧願簽約去找氣質完全不同的外人來幫忙,目的就是要避免掉“秩序”和“整齊”的致命缺點,而去從“不同”、“失序”裡找回組織的活力。

  最近,世界銀行發表報告說,台灣政治亂局已大幅改善,但政府效能卻大幅下滑,這實在是個很值得做學理深入探討的課題。政治亂局改善,政府不是應更有效率嗎?沒有了外因掣肘反而失去了效率與能力,不是體制本身出了問題又是什麼?這時候阿布拉罕遜教授在《完美的紊亂》這本近著裡所提的警戒,似乎也就格外有針砭的意義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