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務部官員:中美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1 09:19:11  


商務部官員,在與我國產生貿易摩擦的國家中,以美國、印度最為突出。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商務部公平局局長周曉燕昨天在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WTO政策及最新進展通報會”上表示,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

  中國經濟網報道,她說,在與我國產生貿易摩擦的國家中,以美國、印度最為突出。周曉燕稱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美國今年以來除對中國發起“輪胎特保”案、油井管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等“兩反兩保”調查外,還將中國告上WTO,就礦產出口限制問題提起訴訟。而印度則密集設立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案件。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數據,今年1至6月,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國發起了60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高達82.76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國涉案金額僅為62億美元。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對貿易摩擦並不陌生。但是,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保護和貿易摩擦手段的運用上出現了許多新趨勢。周曉燕舉例說,“兩反一保”等貿易救濟措施大幅增加;提高進口關稅,甚至禁止進口,印度今年對中國玩具等產品實施進口禁令;出台臨時技術性貿易壁壘,據商務部條法司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企業36.1%受阻貿易壁壘,直接經濟損失達505.4億美元;推出扶植本國產業政策;允許本國貨幣貶值等。

  作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中國該如何應對貿易摩擦問題?周曉燕表示,金融危機令中國獲得更大話語權,應借此影響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反映中國利益訴求。此外,可審慎地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數據,今年1至6月,中國已主動發起包括“美國取向電工鋼反補貼調查”等6項貿易救濟調查。

  周曉燕預計今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不排除中國會和主要貿易夥伴發生激烈貿易摩擦的可能性。”首先,貿易保護主義仍處於可控範圍內,爆發大規模貿易保護主義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各國目前仍盡量在WTO規則內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對明顯違反規則的措施非常慎重;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利益相互交融,部分貿易保護措施可能會影響本國利益。其次,不排除中國會和主要貿易夥伴發生激烈貿易摩擦的可能性。第三,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比如碳關稅將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如果美國開征“碳關稅”,中國企業將需繳納上千億美元關稅,這將削弱中國造紙、鋼鐵等製造業的競爭力。

  析WTO多哈回合談判:四大難點 中國發言權增強

  在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美兩國呼籲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國按照多哈發展回合的授權於2010年達成積極的平衡的協議。此前,八國集團、 APEC、OECD等組織均發表聲明將努力推進多哈談判,而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拉米則樂觀預計2010年底前結束多哈談判。

  在世界經濟復甦前景不確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完成多哈談判似乎顯得更為迫切,而這對中國也頗具現實意義。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數據,今年1至6 月,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國發起60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高達82.76億美元。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劉丹陽稱其“前所未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