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務部官員:中美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1 09:19:11  


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WTO政策及最新進展通報會”在北京舉行
 
  多哈談判究竟能否在2010年完成?經濟危機推動還是阻礙了談判?中國利益是否得到了有效保障?對此,商務部世貿司鄂德峰副司長在日前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WTO政策及最新進展通報會”上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四大談判難點

  對於多哈談判能否於2010年完成?鄂德峰未給出明確答覆,僅表示,“目前在主要議題未能取得進展的情況下,WTO成員國更注重技術性準備工作。”此前,WTO總幹事拉米曾表示,多哈談判已完成80%,只剩20%的工作。

  鄂德峰認為,多哈談判尚待解決的主要有四大問題:

  首先,美國、印度在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問題上難以妥協。這也是導致去年在日內瓦舉行的多哈談判破裂的主要原因。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希望能放寬動用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底線,以維護糧食安全,保護本國脆弱的農業生產,但美國態度強硬,反對提議。

  其次,非洲產棉國與歐美就棉花補貼問題存在分歧。非洲大陸四個主要產棉國家貝寧、布基納法索、乍得和馬里要求美國政府減少給予棉農的棉花補貼,而美國政府一直未採取行動。

  第三,中國、美國在工業品關稅減讓上的分歧。美國要求中國在“化工、電子、機械、醫療器械”等行業減讓關稅,直至過渡期結束後,降至零關稅,從而為本國優勢產業占領中國市場打開大門,但這將對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服務談判也是多哈談判面臨的一大難點。

  中國發言權增強

  談到經濟危機對多哈談判產生的影響時,首先是“中國發言權增強。”鄂德峰說,“可以說,沒有中國參加,任何一項貿易規則要想達成一致是很困難的。”

  近年隨著國力增強,中國發言權不斷加強。目前中國已經進入由美國、歐盟、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組成的WTO規則談判核心圈,從而將中國利益訴求體現在 WTO規則中。比如,多哈談判已達成的協議中,歐盟工業品關稅將由4%下降至2.1%,在經濟危機背景下,這將有利於提升我國貿易額。

  除中國話語權增強外,經濟危機對多哈談判整體具有雙重影響,既推動了多哈談判,也縮小了各國政府可以讓步的空間。

  一方面,經濟危機加大了各國對多邊貿易體制的需求,從而推動多哈談判。在當前經濟復甦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各國均希望通過貿易帶動經濟發展。有人形容多哈談判的完成將給世界經濟注入強心劑;

  另一方面,經濟危機也導致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進而不利於多哈談判。在經濟衰退、市場萎縮的背景下,受企業利益訴求制約,各國政府可讓步空間縮小。這將給多哈談判帶來更大變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