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十二五規劃關鍵是實現三大方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30 00:37:31  


從“十二五”時期利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倒逼機制,更加主動地加快轉變和規劃應該是當務之急和明智之舉。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評論員 張沐)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十一五”規劃,已經實施過半。是以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皆相繼組織對該規劃的實施進行中期評估,並著手準備“十二五”規劃的前期研擬工作。目前,中央政府各部門和省區市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其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調整經濟結構和進一步改善民生成為最主要的重點課題。毫無疑問,這三大要點將是推進中國完全突破危機羈絆、實現小康和發展新突破最積極有效的重要方略。 

  依照既定的程序安排,制定“十二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實施周期是2011年到2015年。在決策程序上,國務院各部委辦與省區市在今年下半年將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後,統籌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將於明年秋交付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形成建議稿,而後提交新一屆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付諸實施。
 
  據悉,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十二五”的三十個前期課題。國家能源局啟動了能源、電力的“十二五規劃”調研,下半年將完成規劃編制工作並廣泛徵求意見。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則牽頭進行了公路、水路建設的“十二五規劃”研究。而北京市在五月底面向全國公開選聘“十二五規劃”六十個前期課題的研究機構。在北京的課題中,就包括了提高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人口發展、老齡化、人力資源、和諧社區村鎮等課題。

  調整內外需失衡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之一。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重要智囊張卓元指出,中國經濟經過2003至2007年連續5年的兩位數增長,已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十二五”規劃應著力解決中國經濟目前表現突出的四大失衡問題,將“保增長”與“調結構”相結合,以實現經濟持續、協調、較快增長。所謂“經濟四大失衡”包括:內需外需失衡——倚靠外需,內需不足;投資消費失衡——最終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所占比重太低;投入產出失衡——為提高經濟增長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城鄉發展失衡——城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協調。

  現實表明,去年底國家實施的4萬億元擴大內需投資政策,主要是擴大投資需求,很多投資都投向基礎設施和產能已經過剩的第二產業,有些地方還上馬“兩高一資”和以前環評不合格的項目,還有一些是加劇產能過剩的項目。這些雖然可以在短期內促進經濟回暖,但長期看卻將使原已嚴重失衡的投資消費結構更不平衡,並加劇產能過剩。張卓元擔心照此勢頭發展下去,投資和消費的結構不但不能改善,還將進一步惡化,使最終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支出所占GDP比重進一步降低。結果可能是經濟在短期刺激後,又因最終消費需求和民間資本跟不上,而出現回落。針對於此,張卓元建議,“十二五”期間至少要推進7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價格體系、壟斷行業、金融體系、財政體制、政府職能、社會保障、規劃體制)的改革,來解決經濟失衡。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