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交部堅決反擊:買國貨符合國際慣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9 16:47:38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這兩天,針對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優先購買國貨”條款,一些國際組織似乎又開始言辭頗多,先是歐盟對中國“提要求”,接著是世行發表看法。昨天,中國外交部終於正式回應,中國根本不存在所謂對外國企業和產品歧視的問題。

不存在歧視外企問題

  東方早報報道,北京時間17日晚,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塔哈德(Amadeu Altafaj Tardio)在布魯塞爾發表聲明稱,正在期待中國優先購買國貨條款的細節,希望進一步明確中國在這一領域政策的性質,歐盟正研究中國這些指導方針是否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昨天早些時候,世界銀行表示,中國為確保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方案惠及國內企業所採取的舉措,與中國在反對保護主義中的領導作用相左。該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韓偉森稱,對中國這一規定表示驚訝,如果限制採購,中國或比其他國家損失更大。

  歐盟和世行所針對的文件正是,今年6月4日中國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印發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該文件規定,政府投資項目屬於政府採購,除特殊情形,應當採購本國產品,確需採購進口產品的,必須在採購活動開展前,按照國家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核同意。 

  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秦剛回答現場提問時表示,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頒布這一文件是為了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優先購買國貨”相關文件的頒布是為了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符合200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也符合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謂對外國企業和產品歧視的問題。

國外輿論頻頻發難

  今年5月末,由於外企在逾50億歐元的25台風力渦輪發電機訂單競爭中失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發表評論稱,中國政府似乎有意將外國供應商排除在其4萬億計劃的合同之外。

  對此,國家發改委6月1日迅速做出回應,在其官方網站《答記者問》一文中指出,目前招標過程中問題較多的並不是“排外”,而恰恰是對國貨的非法限制,隨後中國方面公布了上述九部委聯合文件。

  事情並沒有就此熄火。

  6月12日,中央政府採購網公布了協議供貨汽車廠商名單,幾乎囊括了所有國產轎車,其中寶馬和奔馳首次上“榜”。寶馬和奔馳還紛紛表示,要打折以符合採購標準,此舉引來了不少中國民眾認為“官車檔次升級,不符合節約、節能環保”的質疑聲。

  但國外輿論卻以此煽風點火,再度抨擊中國可能“優待國產品牌”。事實上,根據之後6月15日中央政府採購網刊登的《中央國家機關汽車採購有關問題的說明》,寶馬奔馳只是進入採購目錄,即未敲定要買,也未敲定不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中國多次派出貿易代表團開赴海外進行採購,2月份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曾在歐洲簽下的130億美元的採購大單,得到了整個歐洲商界和企業界的歡迎。此後的4月底5月初,中國又派出代表團赴美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採購,共簽下60份總價值達163億美元的貿易採購和投資合同。甚至韓偉森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也坦陳,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引領反對保護主義的潮流,且已獲得了良好聲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