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朝鮮日報:中國“買國貨”條款引貿易保護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8 15:22:53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日刊發評論文章指,中國政府投入4萬億元人民幣推行救市計畫的過程中,通知政府工程建設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和服務,從而引發了貿易保護主義爭議。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曾宣佈實行與此類似的“購買美國貨”政策時,中國強烈抨擊說:“美國刺激法案中的‘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毒藥’。”

  中國政府網站17日報導說,中央政府經濟發展決策部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9個政府部門,本月1日向中央和地方監督機構通知“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

  中央政府的該方針規定:“政府投資專案屬於政府採購的,除需要採購的工程、貨物或者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等法定情形外,應當採購本國產品。”中國還明確規定:“確需採購進口產品的,必須在採購活動開展前,按照國家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核同意。”

  參與制定該方針的政府部門包括中國商務部、負責社會基礎設施(SOC)建設的鐵道部、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

  進駐中國的外企對這種“購買中國貨”政策表示擔憂。在中國全國範圍內進行的鐵路建設和3G移動通信網建設等大規模救市政策投資中,外企承攬的訂單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許多歐洲企業在中國設有當地企業,但完全得不到中國政府的救市政策優惠。如果這種歧視政策持續下去,中國的巨額貿易順差必然會遭到質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