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追尋王榮成長軌跡 父母仍生活儉樸(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5 10:23:45  


老人家生活很儉樸,基本每頓都是兩個菜,中午的剩菜留到晚上吃。
 
  “一個是他家裏條件比較好一點,再就是他父親對他的教育特別重視。”班主任李德吾說,王榮五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就因為才藝出色,被叫去了縣裏組建的紅小兵宣傳隊,成了那裏的“骨幹”。

  對小提琴一事,王維標表示,他一開始是想讓王榮讀藝術院校的,然而這個夢在那個年代因種種原因沒能實現。王榮顯然對小提琴也情有獨鍾。據王維標介紹,無論去哪,他都會帶著一把小提琴,一直到蘇州市委書記任上。至於小提琴是否已經被他帶到了深圳,王維標還不清楚。

  肇始於小學後期的小提琴之夢,一直伴隨著王榮。在擔任無錫市市長時,王榮有一次上中央電視臺“讓世界了解你”欄目與美國韋切斯特郡郡長史伯納對話,在接近尾聲時他拿出小提琴,奏鳴一曲《化蝶》,曲調優美,讓人嘆服。

  初中轉校 父親被“深挖”,他成“傳令兵”

  加入縣城紅小兵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之後不久,王榮就面臨升初中的問題。這時他已12歲了,鄉里有一所中學,但王維標決定讓王榮回縣城讀書。這一次,王榮進入了濱海中學,江蘇省重點中學之一。

  王維標介紹,當時王榮去了縣城,一切自理,一日三餐都在文化館食堂裏吃。晚上,他睡在縣文化館一個空房間,空無一人,附近有幾十個房間,王榮睡在那裏也沒有說過害怕。

  剛到濱海中學讀初中時,小學的玩伴朱昌洋有時會到縣城去找王榮玩。有一次,他們跑到縣城的向陽飯店去吃飯,兩個人要了一瓶八灘白酒。“我喝了八兩,他陪我喝了二兩。我當時就醉了。”朱昌洋說,喝完酒之後,兩人跑到濱海縣城一個露天電影院看電影。路上他還摔了一跤,被王榮扶起來。

  雖然醉醺醺的,但他還記得當時放的電影是阿爾巴尼亞經典電影———《海岸風雷》。具體內容很模糊,只記得當時電影票是一毛錢一個人。還沒看完電影,他已經不行了。王榮把他從電影院一直架回到宿舍去睡覺。“我的塊頭比他大,他那天一直架著我,挺不容易啊。”朱昌洋說,不光他,幾乎所有人跟王榮在一起,都會感覺比較放心,不會出事。

  1971年,時任鄉党委書記的王維標遭遇了當時“深挖”運動的衝擊,被當作反革命分子批鬥,關押在縣城。那段回憶王維標記憶猶新,從1971年 11月26日開始,一共關了386天。妻子關心他,但又不方便去看。王榮這時便成了傳令兵,每個星期都去看望父親,回去向母親“彙報”。那段時間,唯一讓他感到有希望的,就是兒子的臉。這張臉稚嫩、親切又可靠。

  高中分班 人聰明話很少,同學關係融洽

  王榮中學五年正處“文革”期間。很多學校都受到衝擊,但濱海中學仍能保證日常的教學品質。

  李成雄說,當時濱海中學校長認為學校就是要教書育人,既然政策上已宣佈復課,就要讓學生安心讀書。因此,當時濱海中學的學生能學到一些真正的知識。

  1973年,王榮進入高中。當時學校裏分體育班、農業班和文藝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王榮就進入文藝班———六班,任團支部書記,李成雄是校團委書記。因此,他對王榮比較熟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