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8年前 蓋特納留學北大學中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9 15:49:39  


 
  北京往事

  “我到學院注册科目,正好碰到了一個在泰國時認識的朋友。我當時對於自己到底要選修什麼毫無主意,於是聽了他的建議選修中文。”接受學生記者呂端訪問時,蓋特納透露了自己當年選擇學習中文的原因。

  從這個時刻起,這位未來的美國財政部長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9 年中美建交後,兩國簽訂了短期漢語學習協議。該項目從1980 年開展至今,由美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CIEE)負責從全美高校選拔學生來華學習漢語。作為這一項目的受益者,1981 年,蓋特納同其他30 位美國學生來華學習。

  這其中,蓋特納和他的師兄、同樣來自達特茅斯大學的賈斯汀。盧德森(Justin Rudelson)交情很深。盧德森博士目前在該大學亞洲研究學院教中文,兩人至今保持著兄弟般的情誼。

  盧德森告訴《外灘畫報》,剛開始,他以為小師弟蓋特納是一個“害羞”的家夥。不過,隨著交往的深入,盧德森很快發現,事實并非如此,“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喜歡說笑話,并且天生具有與人自然熟的本事。”

  到了北京,這種“自然熟”的本事更是發揮到極致。雖然當時蓋特納的中文講得并不好,很多時候,他都需要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學習中文的盧德森擔任翻譯。但他總能比同學們認識更多的人,從各國的留學生到大學附近小餐館的中國服務員,似乎都是他的點頭之交。

  對於朋友,蓋特納向來很仗義。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諸如電視機、洗衣機這樣的東西都屬於有錢也難買的稀缺物資。當年,憑借著自己的“外國人”身份,蓋特納與盧德森得以頻繁出入友誼商店,給中國朋友們代購了不少電視機和洗衣機。“現在想想,當年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合法我們根本不知道。”

  物質的匱乏同樣影響到了留學生的生活。讓蓋特納和盧德森他們倆受不了的是,當時北京大學澡堂每周只供應一次熱水。於是,每周洗澡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過節一樣。

  1981 年的北京交通遠不如現在這麼發達,留學生們開始對北京街頭川流不息的“自行車大軍”感興趣。很快,騎自行車在北京的大街上溜達成了蓋特納與盧德森的一大樂趣,“從住的地方騎車到天安門廣場是我們最經典的路綫,幾乎每隔兩天都要這麼來回逛一次。”回憶起往事,盧德森現在覺得很奇怪,“這樣一個來回需要兩個小時,但我們當時從來不覺得辛苦,反而是樂此不疲。當時怎麼會覺得天安門廣場的景色這麼美呢?”

  盧德森向記者坦陳,他們那一代留學生到中國來多多少少都帶著一種近乎幼稚的優越感,“我們當時覺得自己是美國人,哪怕我們站在大街上與一個大爺隨便聊一下,就是對別人的幫助。因為中國人會想,能與美國人說話是件多好的事情啊。我們覺得自己就是在學雷鋒。”

  北京的日子雖然很艱辛,但也很刺激。有一次,蓋特納去學校食堂打飯,正拿著一堆花花綠綠的塑料飯票犯難,只聽到身後一個聲音傳來,“同志,你快一點,大家都在排隊呐。”他回過頭一看,是一個戴著徽章的青年學生。蓋特納突然對他的徽章大感興趣,徽章上不是毛主席,那是誰?“這是我們偉大的領袖金日成。”見蓋特納這個西方人盯著徽章目不轉睛,那個學生挺起胸膛大聲告訴他。

  原來,那是一名朝鮮學生!意識到這點,蓋特納突然瞪大了眼睛,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與“傳說中的朝鮮人”面對面。

  “ 我相信這樣的經歷有助於我們人生觀、世界觀的建立。比如說蒂姆(蓋特納的昵稱),我認為他是一個出色的家夥,對世界不同文化都具有很強的包容心。”盧德森告訴記者。

  “我建議你們年輕人都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在北大,蓋特納這樣告誡“學妹”呂端,“年輕人必須增長見識,有國際性的眼光。”

  蓋特納也這樣教育兩個孩子,他的大女兒已在兩個國家生活過,剛讀高中的小兒子如今也對海外生活充滿向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