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股市狂升響警號 遏止投機控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8 11:07:53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股市狂升響警號 遏止投機控風險”的社評說,昨日香港股市忽然大升近千點,收市仍升近九百點幅度逾半成,乃亞太區主要股市之最,其餘升幅多在百分之二至三間。昨日成交逾九百億元,亦為近期少見高位,顯示市場似有異動。近期國際及本港市場轉旺,但由於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未過,故情況必多反覆,各個金融市場料將有更多波動。國際游資的大進大出,令新興市場所受影響尤甚,但昨日港股超乎平均的波幅,是否反映本地的特殊因素,確值得密切關注。

  社評指出,目前股市大漲,欠缺堅實的經濟基本因素支持,更多是游資流竄做成的“資金市”,炒作題材則主要是危機最壞時刻已過,復甦或可提前到來等等。本港市場同受中美兩大經濟體系影響,且每成為外資炒作中國概念的場地,故必須考慮兩者的基本情況。中國經濟可在年內轉勢止跌回暖,似已成主流意見,但A股回升已多,令值博率大減,故再炒上的風險日大。

  社評稱,美國的情況更為不妙,從表面看金融體系暫時平靜,經濟下滑亦似放緩,但實際形勢卻未有根本好轉。銀行體系在壓力測試後,營造了轉趨穩定的表象,但裡面的毒資產未清,虧損仍會陸續浮現。此外,樓市仍未能確認見底趨穩。何況在目前水平,美股的P/E已接近正常數值,一如A股並不平宜,相對前景來說更可能是超買。經濟危機洗禮後,美國增長模式及消費者心態或會有重大轉變,由過去的大花筒變得較審慎。事實上私人減債的“去槓桿化”已開始,居民儲蓄率已由近年的平均不足百分之一,回升至逾百分之四,若這種情況持續將對GDP增長大有影響。因此西方著名評論家都預言,美國經濟或將長期(五年或十年)低迷,或出現滯脹或超級通脹等。同時國家信用風險日增,令人憂慮美國的AAA主權信用評級,最終(如三年內)會被調低,前景殊不理想。

  在無根的炒作下,香港股市日後難免出現更多的大動盪。更應小心在金融危機之際,股市會成為外資的提款機,或被利用來衝擊聯繫匯率。九八年的教訓及經驗應常記心中:當年大鱷由沽空期指及港元,一面在股市圖謀暴利,一面伺機衝擊聯匯,迫令港府入市狙擊大鱷,既穩住市場又保住聯匯。這種情況會否再現難於預測,但當局必須有所防備,並作最壞打算,全力保障本港金融安全及經濟、社會穩定。

  社評又說,因此,應視昨日股市急升為警號,本港尤其有關方面必要注意加強風險管理。現時情況比當年更為兇險,一是游資數額巨大,銀行體系結餘已逾二千五百億元而破了紀錄,比過往的幾百億高位超出甚多。二是國際形勢更為多變難測,帶來更多突發性炒作機會。三是奉行自由市場的歐美等國政府亦多深度干預市場,香港若仍如既往自由開放,必吸引更多大鱷到此最後的投機天堂戲水。例如當多國禁止沽空時,香港並未跟隨,引入銀行存保亦較晚。尤須吸取毒資產帶來的慘痛教訓:當局“只說不做”,只提警告卻不採取實際行動控制風險,結果引致雷曼迷債等事件。故現時必須防微杜漸,在出事前先作部署,勿再等事後“補鑊”。當然,政府入市是最後殺著,應先加強監管及出台具針對性法規遏止投機。看來,當局應就抑壓股市,尤其期指的過度投機開始布防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