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魯曼認為,這次衰退甚至比1990年代的日本更惡劣。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隨著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政策提振經濟,再加上股市有所回升,令不少投資者相信“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英國《金融時報》主筆Gillian Tett等名流均指出,目前仍不能“輕易解除衰退警報”,金融海嘯不僅令多數國家經濟遭受衝擊,貨幣亦持續疲軟,從而影響復甦進程,世界經濟頹勢恐將繼續延長。
英赤字遠超歐盟標準
據彭博報道,克魯曼指出,各國民間需求虛弱,美國及歐洲失業率高企等問題仍存在,金融體系更受創嚴重,各國政府提供的僅是“有限的財政支援”。若這些問題未能得到解決,世界經濟恐面臨十年的停滯型通貨膨脹,即類似1990年代日本的“失落的十年”。他稱,從某些角度看,這次衰退甚至比當時的日本更惡劣,因為各國都面臨需求下跌,令全球無法“靠貿易走出低迷”。
Gillian Tett認為,英國的財政赤字創下歷年來新高,遠遠超過歐盟標準。他稱,這些數據代表“目前經濟依舊不樂觀”,許多潛在的威脅和危機不僅依舊存在,而且“遍於全世界各地”。不過他亦表示,若今後未有發生更多重大壞消息,今年夏天“復甦的種子有機會萌芽”,而金融系統也會漸趨穩定。
東歐國家臨貨幣危機
《金融時報》報道指出,除經濟復甦乏力外,一些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的東歐國家還面臨貨幣危機,尤其是匈牙利和波蘭,國內貨幣嚴重走軟,而瑞士法郎卻在急速升值,令許多與瑞士貿易來往頻繁,經常辦理抵押貸款的東歐消費者和公司來說,正面臨天大的壞消息。由於這些公司還款壓力加重,許多貸款戶根本無法負荷,呆帳遽增的銀行也受到牽連,財務狀況更加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