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兩岸四地攜手抗疫 穩定世界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0 00:08:24  


兩岸四地應該攜手抗疫保持經濟穩定運行。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評論員 魯燦)甲型H1N1流感給原本已經被美歐國家造成的金融海嘯衝擊得七零八落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如果不能控制疫情、避免大範圍蔓延,世界經濟的危機將會進一步加深,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也必然大大遲緩。在此關鍵時刻,香港與中國內地迅速啟動危機處理機制高效防疫抗疫,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疫情尚未過去,兩岸四地應該聯手抗疫,防止因疫情擴散而損害經濟運行。因為兩岸四地的經濟表現,對目前處於危機之中苦盼復蘇的世界經濟體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世界範圍看,金融海嘯對歐美國家的整體經濟打擊極為沉重,目前還難以看到復蘇的明確跡象。從G20峰會我們可以看到,歐美國家在虛擬經濟轟然倒塌的重壓之下,往日的自信乃至傲慢都減低了很多,有些甚至變得很小家子氣。以往憑籍經濟實力與技術優勢將自由貿易高唱入雲的美國乃至歐洲的一些國家,紛紛祭出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這個幽靈會飄蕩多久,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會完全依據他們的國家利益而定。但是這也讓世人看清了,美歐國家絕對不是自由貿易的真正信徒,穩定世界經濟也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負起大國責任”亦只是對別人的要求。

  從亞洲特別是從東亞、東南亞範圍看,日本經濟由於受美歐經濟影響極深且關聯性極強,原本就萎靡不振了十幾年的經濟,又受到此次金融海嘯與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日本政府4月27日宣佈將經濟增長率調整到負3.3。這就意味著,日本能夠維持自身有限度的穩定運營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人們不需要奢望日本能夠像三十年前那樣作為“雁形陣”的領頭雁,帶領東亞、東南亞國家擺脫經濟危機的漩渦。而東南亞國家由於自身發展階段的限制,以往多數在經濟上高度依賴歐美日市場,在此次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嚴重影響,自救復蘇的路途並不平坦。

  從兩岸四地的範圍看,應該說目前最有可能率先擺脫經濟危機影響的經濟板塊,非兩岸四地這個“中華板塊”莫屬。因為造成此次金融海嘯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虛擬經濟泡沫的破滅導致了資金鏈條的嚴重斷裂,銀行信用的劇烈下降又廣泛連累了實體經濟。而對於兩岸四地來說,由於都掌握了高額的外匯儲備,可以說這個“中華板塊”目前是世界經濟體系中最“不差錢”的經濟板塊。根據近期公佈的數據,三月份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達到一萬九千五百三十七億 ,雄踞世界第一;台灣4月份外匯存底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以超過三千零四十六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四;香港四月底的外匯儲備資産為一千九百四十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七;澳門經濟規模雖小,但是至今年三月份也有外匯儲備一百六十四億美元,人均外匯儲備相當可觀。這種高額外匯儲備,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資金鏈條斷裂的形勢下顯得特別珍貴。加上中國內地大手筆地推出了刺激經濟的多種方案,香港、台灣、澳門也都各自推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具體方略,特別是兩岸四地都有實力“真金白銀”地即刻對市場注入資金,迅速提振經濟,就使得這個“中華板塊”具備了率先走出經濟危機的重要條件。

  世界經濟處於危機之中,當然會影響兩岸四地的外貿。所幸中國大陸大手筆推出四萬億振興經濟方案,銳意深耕規模巨大的內需市場,這對於兩岸四地形成一個堅實的“中華板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兩岸四地原本就是經濟聯繫非常緊密的地區,不說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原本就簽訂了CEPA,即便是台灣,由於大量台商二十多年在大陸辛勤耕耘,中國大陸多年來亦以台灣民眾的福祉為重,盡可能為台灣提供相關優惠,兩岸經濟聯繫可以說不斷深化。而在馬政府上臺之後,兩岸政治關係迅速改善,經濟互動迅猛增強,大三通已經實現,能否發展更緊密的兩岸經貿關係,其實祗是端視台灣的決心而已。可以說,中國大陸規模巨大且不斷擴展的內需能量,為兩岸四地這個“中華板塊”抵禦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衝擊,提供了廣濶的迴旋空間,或者說是重要的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