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與時俱進實現汶川震後重建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2 00:18:00  


災區重建必須與時俱進地解決多方面的關係,才能有效地實現溫總理提出的目標。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評論員 張沐)在5.12汶川大地震將屆周年之際,有關災區重建成了舉世共同關注的課題。據統計,包括重災區與極重災區達51個縣的1986.7萬人口,他們的住房、生活、醫療救治、孩子就學等諸多問題究竟解決到什麼程度?整體的重建幾時能夠完成?國人十分關心。在今年3月的北京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承諾災區的重建要在兩年內完成。不過,在實際恢復過程中,必須與時俱進地解決多方面的關係,才能有效地實現溫總理提出的目標。

  一般而言,對地震的救災分為3個階段:救援、恢復和重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是最慘烈的兩次。唐山和汶川兩地都是人口密集地區,地震級別和烈度超強。唐山是北方工業重要城市,周邊人口密集、地下礦井縱橫交錯;汶川是成都平原和山區的接合部,人口密度大,三線軍工企業多。兩相比較,很有值得總結的地方。

  唐山大地震發生在深夜人們熟睡時段,基本上喪失人為逃生的機會,更兼當時住房建設的抗震能力和地震監測能力皆有限,且值國家政治動亂年代,難以及時發動大規模搶救行動(還拒絕了國際救援),以至造成24.2萬人死亡、16萬多人重傷的慘劇;而汶川大地震雖然震級和烈度更大更強,但主震發生在32年後的下午上班、上課時間,人們畢竟有了一些地震知識,是以很多人得以逃生,同時國家總理溫家寶在地震3個多小時就飛抵災區現場,迅速指揮發動了包括解放軍、武警、公安消防幹警、幹部群眾和各地志願者的大規模緊急搶救行動,故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傷亡人數,據統計是68712人遇難,17921人失蹤。
  
  地震救援的第二階段是恢復,即建立避難區域,防止次生災害。唐山地震後,百年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廢墟。大量屍體橫陳街頭,救援人員只能草草就地掩埋,直到數月後才挖出,進行二次集中掩埋。曾有人擔憂會有大規模疫情發生。時值酷夏,又逢雨季,在政府的及時組織下,唐山的天空上,出動141架次飛機噴灑藥物8天;地面上,31輛噴霧消毒車和1900餘台噴霧器,噴灑藥品,消滅疫菌病毒。使劫後的唐山在震後一個月城鄉患病率降低到3%-5%,無一人死於瘟疫,唐山災區傳染病的發病率甚至低於往年水平。而汶川大地震災區面積大,地形人口分布複雜,搶救和安置十分困難,中央及各地各級政府全力組織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藥品的積極支援,加以在大量志願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及時噴灑藥物、整治所有臨時避難所的環境衛生,同樣避免了流行疫病的發生;此外,災區一些河川震後形成高位堰塞湖,經多方努力,加以有效爆破與水流疏導,解除了災民的生命新威脅,還有大量傷殘人員的分散救治、孤兒領養、失學孩子的臨時分散就讀等等。

  最後的關鍵是災後的重建。地震前唐山城市集中建在一條走廊上,空間窘逼。震後新唐山的恢復建設分為4個組團,這種規劃模式類似美國洛杉磯組團式城市布局;其設計考慮到未來城市發展的人口需求,交通路網、基礎設施還算具較高水準;中央財政撥款40億元人民幣,重建實行統一採購、多家建設的路子,沒有出現一例使用不規範的行為和貪污現象。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萬建設大軍投入震後重建,每年建設250萬平方米的建築。不過,受當時生活水準和科技水平之限,災後選擇原地重建,有些地區沒有完全避開地震斷裂帶;建設的品質水平不夠高、建築樣式雷同,如今面臨新一輪的城市改造;此外,唐山大地震遺址對於研究地震規律有重要價值,可惜沒有對地震遺址實行完整保護。

  在當今科技急速進步的時代,加以中國經濟已歷經30年的改革發展,對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具備了雄厚的財經實力和更高水準的設計能力,可以更好地借鑒唐山經驗。的確是時代不同了。溫家寶總理在北川時就提出要另建新城,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下來建博物館。汶川地震毀損的建築物和建築設施占總損失的七成,房屋受損達到1500萬間以上,要在短短兩年內,集中建起數千萬棟各類房屋,這樣的重建在中國建築史甚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是從來沒有過的。資金籌措、設計規劃、實際施工等等,均是極大地考驗。很多專家預測災區農房重建最大的問題在於資金缺口太大,中央財政震後恢復重建基金針對地震受災的51個縣、市、區立即安排了3000億元,國家對災區整體重建規劃投入上萬億元,還有對口支援省市支援約為710億元和100多億元的海內外捐款。相信,在復建中地方上的投入、銀行融資貸款,各地企業和個人的贊助等,將會是相當大的數字。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