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工商時報:G20高峰會後幾個重要的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3 10:14:57  


G20高峰會4月初在倫敦召開迄今,已經滿月。
  中評社台北5月3日電/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的社論說,G20高峰會4月初在倫敦召開迄今,已經滿月。此一由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領袖共同參與的重要集會,其所達成的共識,對於現今嚴峻的全球經濟情勢,究竟造成多少影響,值得觀察。 

  由於正值全球金融風暴肆虐、經濟幾乎陷於全面衰退,倫敦峰會因此被世人認為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刻。事實上,亞洲金融風暴後,G20並未受到外界特別重視,幾乎只是一個國際外交上的嘉年華會。相較於每一輪WTO回合談判會場外的示威活動,過往G20高峰會場外相對冷清。金融時報即曾報導指出,2003年在墨西哥Morelia所舉行的G20高峰會,甚至不是該城市當時最重要的大事件,不但會場外沒有出現抗議者的聲音,旅館房間更大多被哈雷機車車主大會的會員所租走。相對來看,這次在倫敦所舉辦的高峰會,不但會前各家媒體爭相報導,會期中場外抗議的聲音更是瀰漫倫敦街頭,這樣的現象也凸顯這次高峰會受世人矚目的程度。 

  社論說,這次重要集會中,各國對寬鬆貨幣政策尚無異議,對激勵性財政措施看法則較為分歧,但最終仍不負眾望達成多項重要的決議。首先,G20領袖對避免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擴散至開發中國家,特別是東歐國家,以防止可能的第二波危機,具有高度共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目前已開發國家在東歐國家的暴險部位高達1.5兆美元,這樣的金額,相當於IMF於4月21日公布的本波全球有毒資產4.1兆美元的36.6%。其中規模較大的烏克蘭與波蘭情勢尤為險峻,兩國貨幣對美元匯價,在去年9月至今年3月,就分別崩跌了72.09%及52.9%,更侵蝕這些國家的償債能力。隨著G20推出1.1兆美元的援助方案後,該兩國匯價即有所止穩,累計從4月1日至4月29日烏克蘭匯價持平,而波蘭匯價小幅升值2.75%。另一方面,G20過後新興市場股市更相對強勢,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觀察,4月1日至4月29日強彈9.57%,亦高於MSCI世界指數的7.79%。 

  其次,G20領袖對於透過目前各國所提出的方案,能否終止此次全球景氣衰退仍無把握,但一致認為未來應該藉由全球性的努力,來避免類似的危機再次發生。因此,領袖們提出幾點具體建議,包括將“金融穩定論壇”升級為“金融穩定委員會”;擴大監管措施的適用範圍,涵蓋避險基金以及信評機構;同意肥貓條款;公布避稅天堂黑名單以及同意建立更具有一致性和系統性的跨國合作,並通過國際社會一致認可的高標準監管框架。 

  社論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峰會中國決定採取更具影響性的金融外交政策。長期以來,中國除了對外國人指涉“內政”問題保持強硬外,對外大致採取“和平外交”的思維,避免與主要國家(特別是美國)在重要議題上產生重大歧見。但隨著中國經濟力的崛起,中國領導當局的想法也逐漸轉變,特別是在世界金融體系中,中國發言的姿態越來越顯強勢。在G20會前,中國總理溫家寶罕見地發言表示,購買美國公債應該以保值為考量,而人行行長周小川更倡議建立超主權國際準備貨幣。這種態度的轉變在過往是不常見的,特別是每當重要的國際經濟會議如G7、G8、G20舉行時,各國對中國的關注總擺在要求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讓人民幣加速升值。但這種單方向要求的態勢,在這次峰會前後出現明顯的改變。特別是中國提出倡議超主權國際準備貨幣,以及憂慮美國公債的議題,形同把承擔國際經濟失衡的重責大任拋回美國。 

  回顧歷史上幾次重大的國際高峰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1944年於美國布列敦森林所舉行的44國高峰會談,這個會談後所建立的IMF、World Bank以及WTO的前身GATT,後來都成為國際經濟重要的穩定力量。雖然這次倫敦的G20高峰會,無論從與會的國家以及會後的決議都無法與之相比擬,但畢竟這次會議受關注的程度以及會後的具體決議,都顯露出G20已發展成重要的國際財經論壇。此外,各國雖先後推出各項財政激勵方案以及金融拯救政策,但這些政策實際上路才一段時間,尚難評估其效果,對所需的國際合作架構亦無定見,因此採取一種“等著瞧(wait and see)”的思考模式,將視各國的執行情形及對實質經濟的效果,再謀定而後動。目前G20已經決議在今年秋天再次舉行高峰會議,屆時各項政策的成效將會有初步結果,則其討論或將更為具體,也更值得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