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非要攪到誘因=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3 16:59:10  


  中評社台北4月13日電/攸關臺灣能源產業前景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立法院”一睡,就靜靜地躺了六年,絲毫沒有進展,而正當其他國家極力扶植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階段,台灣卻還在為了利益分配不均,你爭我奪喪失契機。

  聯合晚報冷眼集文章指出,許多立法者都清楚知道,任何一項法案的訂立,永遠趕不上環境、觀念的快速變遷,造成多數法案精神以“防弊”為主,遠高於“興利”的作用。這也難怪在“國會”工作多年的人士私底下諷刺說,根本不用去訂任何幫助產業發展的法案,因為等到法案過關後,可能又要開始草擬另一項法案。

  以能源政策為例,過去許多國家追求“非核家園”,而近幾年來,觀念已逐漸轉移到“減碳家園”。但台灣卻曾經因為民進黨執政時,停止興建核四廠到最後復工,不僅帳面上損失高達數千億元,這些尚不包括外資對台灣失去信心、造成股市下挫的虧損。

  不論是“非核家園”或“減碳家園”,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絕對是關鍵的一環,但臺灣卻遲遲無法完成審竣,在難以獲得政府的奧援和支持下,投資人失去信心、相關產業出走,將是必然的結果。

  民意代表為利益團體發聲,無可厚非,但也必須考量到人民的利益,站在“國家”永續發展的立場上,去制訂相關政策,而不只是一昧地幫部分業者護航,讓法案淪為肉桶,就地分贓。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