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研議簽訂ECFA 學者:台灣分散市場捷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5 15:19:00  


  中評社台北4月5日電/研議中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學者指出,台灣過去很難打入亞、非、拉丁美洲市場,ECFA能讓中國大陸成為台灣進這些市場的捷徑,有助分散市場。

  中央社報道,台大金融研究中心與台灣民主基金會合辦的“G2新局與台灣政經發展”研討會上;環球經濟研究社社長林建山認為,過去雖然很多人都討論過分散外銷市場、降低風險的可能性,但事實上很困難,而且亞洲、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市場,往往難以進入。

  林建山主張,島内在思考ECFA的問題時,不應單由兩岸切入,也應思考中國大陸做為台灣進入他國市場捷徑的可能性,利用中國大陸在這些區域的優勢,協助台灣進入這些市場。

  另外,林建山認為,ECFA的談判,應該至少要建立5個工作小組-“金融貨幣”、“製造業”、“服務業”、“對外貿易”、及“人力資源”,目標是將兩岸的生產標準及認證驗證接軌。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黃達業則認為,在ECFA議題上,台灣經濟面的獲益較多,但中國大陸在政治面上會有收穫,台灣如果能持“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的原則,自然能夠以少許政治上的讓步換取更多經濟利益。

  黃達業認為,以“一中架構”處理ECFA,同樣也能降低台灣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例如,台灣的銀行如果能比照香港金融業,不必受外商銀行的限制,或許很快就能直接承做人民幣業務,辦事處也能轉成分行;以台灣的金融優勢,相互開放還是對台灣有利。

  對於“一中”可能引發的爭議,黃達業認為,現在是以經濟問題為優先,“台獨”的聲音可以讓台灣在談判時更有籌碼,爭取到更小的讓步,但不應該成為主軸,“既然多數聲音都是希望經濟好,自然應該重視多數聲音”。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