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台灣專家:勿用傳統觀點看奧巴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8 00:16:57  


張京育先生
 
  張京育:要用新思維思考今天的新情勢

  在很多情況下,情勢發生變化,可是我們的思維未跟上變化,我們也許常常會用原來的思維去看一個新的情勢。就今天來說,到底出現了甚麼樣新的情勢?

  第一點,剛剛大家都提到,這世界權力的格局在變動,過去美歐日領先,現在包括美方學者也說,其他國家也在興起之中。換句話說,不是原來領先的國家倒退了,而是另外一些國家起來了,彼此的差距在縮小。所以相對來說,美國所扮演的比重會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他國家例如亞洲國家、南美洲國家等正在興起,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

  第二點,今天確實出現全球化的現象,在很多方面相互依存,不是誰贏誰的問題,而是一起得到多少好處、或受多少害處的問題。也就是說,不能再僅用權力政治來解釋未來國與國之間的互動與國際情勢發展;無論經濟上,環境上,安全上,還是其他方面,都躲不過全球化的趨勢。但在政治上,我們可能還是以國家為中心來看相關的事情。

  第三點,就在金融危機前後,美方觀察家也常提到,現在應付世界局勢,兩大集團或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就是中國,責任特別大。要解決很多問題,特別是金融或地球暖化議題等等,這兩大力量如果不能夠真正結合起來,問題是無解的。當然他們在其他地方,可能有一些矛盾或衝突,但在大方向上,仍需要共榮共存在地球上;如果我們現在還是用過去的想法,認為他們彼此一定在算計而總是採取某些行動去約制對方的話,不但不符合未來發展的方向,也將重複大國過去犯過的錯誤。

  第四點,在布什總統8年的任期內,剛剛大家也強調了,很顯然地強調其片面性、軍事性、支持我不然就是反對我的二分法思維;我們相信到了奧巴馬政府時代,可能很多問題就不是單純一分為二的思維,而是連續性、或多或少的關係,不再是1與0的關係。

  換句話說,他跟其他國家之間可能有很多矛盾,也可能有很多的共同利益,有的共同利益多一點,有的共同利益少一點;他也不能夠採取絕對是與非的方式去解決他的問題。譬如對朝鮮的談判也好、對伊朗的接觸也好,這些國家傾向於與美國有來往,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把對方當做拒絕往來戶的做法。這當然也給美國的外交帶來很多的彈性,與多一些發展的機會。

  美國樂見兩岸保持和平互動的狀態

  第五,台海兩岸關係,誠如各位所論,這段時間以來確實發生非常大的轉變。這個轉變是說,過去這是衝突之源,可能把美國牽涉進來而發生戰亂的地方;而去年五月到目前,兩岸是朝著比較和平、穩定、增加交流的方向去做,而且雙方都有這樣的意願,實際上也在執行當中。

  所以我認為,站在華府的觀點,如果他今天的精力要集中花在反恐、中東、西亞,花在所謂失敗國家和他自己本身內部金融、經濟問題上的時候,相對來說,台海則會變成讓他比較安心的地方或時期,不用像過去那樣,隨時緊盯兩岸會不會擦槍走火。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如果保持在和平互動的狀態,可能美國方面會比較樂見;至於兩岸互動的結果如何,由雙方之間討論,只要不採取強制性、武裝性的互動,我認為美國是比較泰然面對。

  剛剛各位專家也提到,美國在處理國際問題的時候,現在仰賴中國大陸的合作多於台灣的合作,因為大陸影響力大,這是自然情境。在此情境之下,儘管美中之間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譬如剛剛所說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人權問題、西藏的問題等等,但是他們要共同解決其他的迫切性問題更多。所以雙方都要以合作方式先解決較急迫的問題,而用比較調和的方式去思考雙方之間屬於原則性的歧見。

  奧巴馬的任期有4年或是8年,其間人事方面也可能有變動,我們也不知道之後會衍生出甚麼特殊的國際問題,導致美國對華或對台政策的調整,這樣的可能性也不能被排除。但我們還是希望針對未來情境裡,就華府觀點,對華對台政策還有甚麼可能新的發展、作為;站在台灣角度,美國是台灣對外發展的助力、還是約束性的力量?這些我們都可以進一步來探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與海峽兩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