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華爾街日報”今天分析,朝鮮發射火箭對於美國外交及戰略上的意涵,不只是考驗美國總統奧巴馬應如何向朝鮮展示強勢,更是考驗美國促使中國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華爾街日報資深編輯賽布執筆的專文指出,中國是對朝鮮最具制約力的國家,然而,最近以來中國比較不願在這方面使力。
他指出,中國是朝鮮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主要的能源供應來源,也是朝鮮與外界接觸最主要的媒介。對於朝鮮發射火箭,中國的初步反應和美國並不同調。
奧巴馬總統呼籲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有所反制。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業遂卻表示,對此事件不宜有過激的反應。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曾明白指出,中國是唯一能制止朝鮮發展核武的國家。在2006年安理會能通過制裁朝鮮的1718號決議案,也是因為中國對朝鮮的核子武器試爆也感到不滿。
專文指出,中國與美國在朝鮮問題上不同調,根本的癥結在於:美國希望促使朝鮮與韓國統一,而中國卻擔心朝鮮政權傾覆會引發動亂,而中國將會面對朝鮮半島的不安及大批湧進的難民潮。
中國對於朝鮮的影響力比起2006年有增無減。根據韓國智庫“遠東研究中心”的報告,2008年朝鮮自中國的進口比前一年增加46%,而能源佔進口總值一半以上。
報告指出,由於朝鮮在國際社會愈來愈孤立,對中國的依賴也就日深。也因為朝鮮與中國經濟關係緊密,中國不願對朝鮮多加經濟制裁。
專文指出,美國要找出令朝鮮放棄發展核武的策略,首先要與中國達成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