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要修復國家形象 鷹派暫時收斂鋒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9 18:01:55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布什執政8年,其單邊蠻幹的鷹派政策使美國實力大受消耗,國家形象嚴重受損。奧巴馬以“變革”旗號入主白宮,承諾要修復美國家形象,但人們還是懷疑,如果不是因為陷入伊拉克戰爭的泥潭,如果不是因為遭遇金融危機,美國政府會改變其“霸權戰略”嗎?其鷹派作風會自然消失嗎?從奧巴馬對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最近兩個月的態度上,美國鷹派給人留下進入低潮的印象。但不少美國學者認為,從奧巴馬任命的外交班子來看,組建的就是“自肯尼迪政府以來最為保守的外交政策團隊”。一位中國專家恰當地把這屆美國政府的特點比成“鷹派皮,鴿派心”。有一點肯定的是,畢竟形勢比人強,危機當前,美國保守派也得尋求世界合作。

  美國鷹派進入低潮

  環球時報報道,今年3月,有分析認為,美國鷹派蓄意炒作美國海軍監測船和中國船只在南海“對峙”事件,還拋出《中國軍力報告》,渲染“中國威脅論”,但這些動作難掩美鷹派日漸失勢的事實。香港《經濟日報》的分析認為,奧巴馬上台後,國務卿希拉里“著重傾聽多於對抗”,美國軍內鷹派日漸失勢,因為在世界各國媒體報道中,找不到什麼知名鷹派言論。在南海事件中,除五角大樓發言人布賴恩•惠特曼表示“將繼續我們的這種(監測)活動外”,只有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即將退役前突然強硬喊話,說“中方挑釁”。而此前,基廷對華態度比較和緩。

  據了解華盛頓圈內事的人士分析,美國鷹派最鼎盛時期是2001年布什執政初期,當時,四大鷹派切尼、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博爾頓分別任副總統、國防部長、國防部常務副部長、駐聯合國代表。“9•11”事件後形勢不斷變化,鷹派因為伊拉克戰爭和反恐戰爭慢慢在政府中失去重要位置。

  切尼等人現在雖然不在政府內任職,但依然習慣性地發表鷹派言論。俄羅斯《觀點報》3月15日發表題為“切尼批評奧巴馬使美國面臨新的恐怖威脅”的文章。文章說,奧巴馬上台後,改變了布什政府極具“鷹派”色彩的對抗主義外交路線,使美國的外交政策全面轉向。這引起美國國內鷹派的反對。其中鷹派代表前副總統切尼3月中旬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對奧巴馬總統推翻布什的反恐政策表示強烈不滿。切尼稱,這樣將造成美國人不够安全,他們面臨著遭到恐怖襲擊的威脅。他還擔心奧巴馬利用經濟危機擴大政府職能。

  《觀點報》援引俄羅斯分析家巴基耶夫的分析認為,儘管切尼的話聽上去相當牽強,但他反映了美國鷹派的實際想法。該報道還稱,在“9•11”之前,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美國主要鷹派人物一直主導著布什政府的安全與防務政策。美國鷹派在國會、商界、新聞界都有很多支持者,擁有一個龐大的支持網,特別是美國的軍火商們更是鷹派的主要後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