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護航編隊遭“不明國籍的潛艇”跟蹤真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8 16:49:29  


  2009年2月3日,一條關於我海軍護航編隊的爆炸性“新聞”出現在各大網站上。文章稱,1月15日,我海軍在索馬裡海域實施護航任務的三艘戰艦遭到“不明國籍的潛艇”跟蹤,并最終在曼德海峽西海岸成功將其逼出水面,新聞配圖使用的都是在印度洋海域頻繁出沒的印度海軍潛艇。 

  這條爆炸性的消息發出後,國內主要新聞網站幾乎都進行了轉載并放在顯著位置,也引起了境外輿論和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在網上被廣泛轉載的這篇文章源自《華西都市報》和《青島早報》的長篇紀實報道《劍指黃金水道——中國海軍索馬裡護航》第22、23期,刊發日期為2009年1月18日和19日。經有關部門查實,這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假新聞,而假新聞的炮制者是一個名叫童其志的自由撰稿人。 

  日前,經相關部門調查取證,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已經對上述兩家報社進行批評、處罰,并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辭退、停職以及經濟處罰等相關處理。3月4日,新聞出版總署對該事件予以通報,并將在近期對上述兩家報紙重點審讀,加強監管;同時,將該事件造假者列入新聞從業不良行為記錄數據庫,終身禁止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四川和山東兩省新聞出版局也分別給予兩家報紙警告和罰款處分,勒令兩報刊發更正致歉,并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辭退或停職處理。 

  真相:假新聞出自社會撰稿人的抄襲與拼凑 

  2008年12月,中國海軍出征索馬裡,中外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一時間成為輿論熱點。《華西都市報》簽約作者、自由撰稿人童其志認為這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於是主動找到《華西都市報》特稿部,利用其退伍軍人的身份,謊稱自己有朋友隨艦出行,可以提供報道稿件,提出與該報合作報道,賺取稿費。 

  對此,《華西都市報》特稿部一開始并不相信,但因為童其志與該報有著較長時間的撰稿合作,在童其志一再保證稿件真實可靠并絕對不涉及軍事機密的情況下,同意合作,并開辟專欄進行連續報道。出於經濟利益考慮,《華西都市報》特稿部某工作人員又游說《青島早報》相關人員,希望一起合作報道,《華西都市報》為《青島早報》有償提供相關稿件。 

  護航編隊出發後,童其志便開始自己炮制杜撰新聞,欺騙讀者。童其志交代說:“我分別從新華網、騰訊網、中國新聞網等網站上下載當天的最新相關新聞,進行篡改整理成為一篇篇假紀實報道稿子,每天都發到《華西都市報》。如果當天沒有新聞更新,我就搜索以前有關艦隊出訪的一些紀實報道進行整合。從2008年12月28日開始一直到2009年1月25日結束,我共發給《華西都市報》26篇稿子,《華西都市報》全部采用刊發,其中包括《深海圍“鯊”》和《獵“鯊”行動》稿件。這兩篇稿件完全是我個人將2008年4月份某雜志刊登的一篇中國海軍艦艇反潛紀實的稿子改頭換面、杜撰拼凑出來的。” 

  其間,有關編輯也曾對內容提出過質疑,童其志每每以各種借口搪塞敷衍了事,并多次聲明這是前方記者給發回的資料,毋庸懷疑。 

  教訓:堅持新聞真實性 媒體把關意識不能放鬆 

  近年來,隨著媒體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專門向媒體報告綫索或提供寫作的“自由撰稿人”,其層次良莠不齊,有相當一部分成為虛假新聞的炮制者。他們深諳一些媒體和編輯的胃口,怎麼離奇怎麼寫,怎麼吸引眼球怎麼寫,而他們所謂“撰稿”、“寫作”的唯一目的便是賺錢。 

  而另一方面,假新聞的盛行,和目前某些媒體為了攫取更多的新聞來源、爭取所謂獨家綫索而廣泛采用的“自由撰稿人”來稿,卻缺乏對稿件內容的嚴格審核,有著必然的關系。在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一些媒體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片面強調迎合受衆,忽視了新聞真實性的基本要求。這樣,報假者隱匿消息源、媒體發布假新聞,成了新聞界的“痼疾”。 

  假新聞混淆視聽,擾亂輿論,成為危害社會的毒瘤。在此次事件中,《華西都市報》和《青島早報》兩報未遵守相關規定,也未按照國家《報紙出版管理規定》對稿件嚴格把關,一味聽信所謂報社簽約“自由撰稿人”的胡編亂造,致使虛假報道見報,并經網絡轉載、改編後在國內外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