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紐時:中國轉危為機 金融風暴後將更強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7 15:33:46  


中國正發揮其獨特的巨額現金和雄厚銀行體系優勢,在國際上爭取天然資源、並廣交朋友。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中國正致力扭轉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後的中國,將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大。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正發揮其獨特的巨額現金和雄厚銀行體系優勢,在國際上爭取天然資源、並廣交朋友。

  《紐約時報》今天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提醒美國要保障中國的投資,經濟分析家認為,中國領導人正在將這場金融危機轉化為提升競爭力的機會。

  中國利用了近六萬億的振興經濟計劃來提升中國企業的海內外競爭力、為廣大民工提供再培訓、加大研發補助,又大興木土,建新高速公路和鐵路來減少永久運輸成本。

  當美國政界還在為向中小企增加一千五百億貸款的項目辯論不休的時候,中國銀行過去三個月的借款已經增至比之前一年還多了。

  前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財務司司長普拉薩得(Eswar S. Prasad)認為,“中國的救市計劃更集中於振興長期的工業競爭力,而教育、研發和基建投資的增加也有助提升中國整體經濟競爭力。”

  其實,這場金融危機還幫助中國政府解決了很多如通漲、出口依賴和房地產泡沫等過去四年都難以處理的問題。但對於中國來說,金融危機的真正問題還是在於出口急挫所帶來的二千萬民工失業問題和社會安全問題。正如國家主席胡錦濤上周所言,“現時國際金融危機在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帶來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機遇,帶來立足新起點、形成新優勢的機遇。”

  故此,中國企業也加緊了“走出去”活動,商務部正率領著首個赴歐的“商界併購團”,為中國企業尋找與歐洲汽車業、紡織業、機器製造業、電子業和環保業的合作機會。另外,空運和航運受金融危機影響,導致需求減少、成本下降三分二,也為中國帶來即時優惠。

  在勞工問題上,大學生畢業生和中級管理人員去年在就業市場裡灸手可熱,但如今卻因裁員潮而乏人問津,但預料隨著大學數目增加,這個現象將會繼續存在,有評論認為白領階層失業也有可能對社會安定構成威脅。

  藍領階層的工資也因金融危機而下降,儘管這會為民工帶來個人損失,但卻降低了中國的勞動成本,中國沿海城市的民工人口在過去四年已升了一倍。劉樹忠(譯音)在江蘇省一家牛仔褲廠中打工,他說去年平均每月賺二千多元,但今年能賺一千五已經不錯了,“我們很多牛仔褲都積存在工廠裡,沒人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