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最新一期的《學習時報》刊載署名為林曉光的文章《日本為何挑起釣魚島風波》。文章分析了在中日之間友好氣氛下,日本挑起釣魚島風波的六大原因。
文章說,2月26日上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國會回答民主黨關於釣魚島受到第三國侵犯時的對策時稱,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當然是日美安保條約適用的對象,將同美國協商把釣魚島問題納入日美安保條約框架內。這是有史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公開發表關於日美安保條約包括釣魚島的言論。2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文章稱,日本方面這次炒作釣魚島問題雖然突如其來,但日本政府為今後援引國際法中的所謂“時效取得”(Positive Prescription)概念占有釣魚島奠定基礎,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過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小動作。
文章指出,在中日之間友好氣氛下,日本政府如此高調炒作釣魚島問題,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因素:麻生首相日前剛剛訪問過美國,奧巴馬政府把“第一個到訪華盛頓的外國領導人”這一榮譽,送給了日本首相。加上國務卿克林頓出訪東亞的第一站也在日本,以表重視美日同盟。如此禮遇自然使一直擔心中美關係將更加密切的日本感到面上有光。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訪美期間也提及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問題,奧巴馬在2月24日會見麻生時,曾經當面向麻生承諾,美國將會依照美日安保條約防衛日本,但是並沒有就其中是否包括釣魚島具體說明。其實,無論美方有什麼樣的承諾,日方都會竭力作出於己有利的解讀。
2、國內因素:日本國內政治混亂依舊,政府面對經濟危機,應對無力、手足無措,麻生本人和內閣的支持率節節下降到不足10%。對外表示強硬立場,煽動民族情緒,是日本右翼政治家為了聚攏人氣而慣用的政治動員手法。風雨飄搖之中的麻生也深諳此道。
3、在野黨的因素:這次釣魚島問題之所以攪起軒然大波,直接原因是日本民主黨副代表前原誠司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質問麻生首相,美國是否有義務協同日本防衛釣魚島。姑且不論麻生的回答招致多麼大的外交風波。民主黨人這樣提出問題本身,恐怕也是著眼於給陷入困境的麻生政權造成更多更大的麻煩,進一步加劇執政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前的不利態勢,為奪取政權、入主內閣造聲勢、做準備。
4、對華外交的因素:自兩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以來,中日關係的發展一直較為穩定,雙邊交往廣泛而且深入,曾經困繞中日關係的一些問題正在通過雙邊機制逐步談判或解決。日本右翼對此極為不滿,於是挖空心思抓住某些非本質、非主流的問題大肆炒作。一來搶先設置中日對話的議題,試圖掌握對話主動權;二來運用各種手段、不惜挑起事端,迫使中國調動外交資源應對,牽制中國的發展勢頭。
5、美日軍事合作的因素:美國的亞太軍事部署的調整,包括在日美軍的重新配置,以及先進武器在關島的加強部署。同時,駐日美軍同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在靠近中日存在主權爭議的釣魚島附近的沖繩海域,舉行了大規模的聯合反潛演習。雙方為此次演習所派遣的海上力量為冷戰後所罕見。由於沖繩離釣魚島很近,日本一直是利用駐扎在沖繩的軍事力量來控制釣魚島,加上最近中日圍繞釣魚島問題出現摩擦,美日聯合軍事演習的敏感性就更加引人關注。至少日方很可能試圖以此給外界造成日美同盟牢不可破,以及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這片海域的印象。
6、東亞國際格局的因素:在解決朝核等東亞地區問題的國際格局演進過程中,日本外交膠柱鼓瑟、應對無方,在地區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卻有所下降。無庸置疑,中國的崛起正在重新塑造世界政治經濟的版圖,當前的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強了美中之間相互依賴與合作的關係,任何一個國家及其政府如果不正視這一事實,那才是對全世界命運的不負責任。日本對中美關係發展的不安,恰好反映了其自身的猶豫不決、矛盾心理及對於事態的無力感。經濟衰退榨乾了日本的自信心,國內政治的亂局亦助長了其封閉心態。雖然日本極其畏懼中國的崛起,但除了向美國尋求保護之外,自己幾乎找不出任何對策。日本外交的四面出擊,恰恰反映了日本面對發展變化的亞太局勢表現出的急躁、焦慮和不自信。
文章說,儘管日方言之鑿鑿、信誓旦旦,可美國政府的表態卻令日本政府大失所望。美國新政府堅持既定的政策立場並不出人意外。奧巴馬政府上任才一個多月,目前正專注於解決棘手的經濟問題,外交事務主要由國務院推行,而國務院負責亞太與中日事務的官員都還沒有走馬上任,因此相關政策並不明朗,也就沒有辦法對涉及中日關係的釣魚島主權爭議具體表態。
文章指出,在美國政權交替,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問東亞、日本外相即將訪華,這一中美日三角關係新一輪博弈的微妙時刻,日方趁機挑起釣魚島主權問題爭端,試圖拉美國下水,給中國找麻煩,自己趁機混水摸魚,看來是打錯了算盤、選錯了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