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珠澳大橋“史上最難” 八度防震壽命百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2 08:57:55  


港珠澳大橋的主要設計人員都曾參與設計過杭州灣大橋。圖為杭州灣跨海大橋。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專案最終花落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公規院)牽頭聯合體,簽約儀式將於1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公規院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喜剛日前接受訪問時透露,港珠澳大橋將以香港的高標準進行設計,大橋設計壽命將達120年,並將抗震設防烈度提高至八度。按照合同要求,大橋初步設計將於12月15日前完成並遞交國家交通運輸部審查。 

  張喜剛表示,大橋的主要設計人員都曾參與過杭州灣大橋和蘇通大橋的設計工作,經驗豐富。考慮到工程的複雜性及緊迫性,公司將在珠海設立現場設計機構,初步設計工作將於3月15日全面展開。為了保證工期,地質鑽探船已先期抵達珠海辦理手續,在13日簽約後,鑽探船就將正式開始鑽探,整個勘探外業工作將於5月底結束。外業鑽探開始的同時,將同步展開初步設計方案研究等工作,平行作業,以確保9個月內完成全部工作。 

  史上最難工程 符合香港高標準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作為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要求最高的工程,公規院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徐國平向記者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除需要兩岸三地的大量協商外,技術上亦存有難度。首先,環保要求非常高。因為大橋要穿過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核心區,那裡水動力條件比較差,大橋建設要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是工程設計中首要考慮的問題;第二,船舶密度比較大,橋下將有五條航道通過,如何同時保證船舶運營和大橋安全是大橋設計時需要考慮的;此外,大橋設計需滿足香港標準。徐國平說,香港要求大橋設計壽命為120年,但從內地的實際情況看,目前的工程都達不到這一標準,因此在大橋的方案選擇、耐久性措施和維護方案上需要綜合考量。與此同時,受限於香港機場對周邊建築限高和通航航道要達到30萬噸的等級要求,主航道區需要修建海底隧道,這種島、橋、隧結合的工程方案在中國也是首例,並且海外類似的項目也不多見,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鑒,技術難題都需要中國自己來破解。 

  面對眾多待解難題和僅僅9個月的設計工期,張喜剛坦言,目前海外同等規模工程的設計時間都在一年半到兩年,9個月的工期確實有些緊,但按期完成還是有信心的。因為公規院早在2004年就開始對港珠澳大橋進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於08年進行了工程方案深化研究。 

  聚國內外人才 聯合體優勢互補 

  此外,聯合體成員間優勢互補也將加快設計的進度,例如丹麥科威國際諮詢公司及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將主要負責海底隧道的設計工作,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主要負責人工島設計工作,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將與公規院一起負責橋樑工程設計,同時奧雅納公司承擔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的初步設計,將有利於加快設計過程的協調。 

  3月5日,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式向中標聯合體頒發了中標通知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聯合了本港奧雅納工程顧問、丹麥科威國際諮詢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及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中標投標價為2.099億元的大橋初步設計專案。設計聯合體將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初測、初勘、海中橋樑、隧道、人工島、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景觀、環境保護和其他工程開展初步設計,編制初步設計概算,並完成相關的配套專題研究工作以及後續服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