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3月簽新訂單 珠三角3萬港企有望度寒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3 09:20:22  


連續數月零訂單的外貿企業表示,預計3月將簽下第一批訂單。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有香港製造業人士預測,在珠三角從事加工貿易的58500多家港企中,至少有30000家能夠熬過“寒冬”生存下來。香港工業總會副會長孫啟烈預期,生存下來的部分港企有望在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初“開始收復失地”。連續數月零訂單的外貿企業表示,預計3月將簽下第一批訂單。

  《文匯報》報道,孫啟烈對表示,預計春節之後珠三角約有2000~3000家港資企業不再開業,節後復工生產量不足的港企達90%。加上去年已經倒閉的15000~20000家企業,58500多家港企中預計只有不到40000家企業得以生存下來。而在全球經濟復蘇之前,更可能還有 10000家企業倒閉,能夠熬過“寒冬”的,大約只有30000家。他認為,倒閉企業大多是成本高、報價高、沒有訂單,或者一直都是靠低價搶訂單,如今價格已經減無可減。

  為內地品牌 尋廉價代工

  不過,也有小部分港企已提早感受到“春天”氣息。“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現在慢慢恢複元氣。”啟桓貿易有限公司、啟桓服裝(深圳)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深圳)鄧志堅介紹,公司過去一直做出口貿易,90%訂單集中在美國,市場單一,銷售模式單一,自從去年10月以來公司一直零訂單。“沒有訂單,就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新業務。” 鄧志堅指的新業務是內銷市場——從過去將內地工廠的衣服出口美國,轉為向內地大服裝品牌推介東南亞廉價的代工工廠。

  他表示,近幾個月訂單為零,就集中精力與內地數家一線服裝品牌接觸,邀請他們到國外考察市場。“內地企業發現,同樣一條褲子,在越南生產比內地成本低20%,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的生產成本也比內地低廉。”鄧志堅稱,內地品牌企業急於開拓全球代工資源,而啟桓公司在東南亞7~8個國家設有辦事處,擁有英語人才和遍佈全球的國際網路,正好能為他們搭建這樣的平臺。雖然美國市場不好,但越南工廠的成本優勢仍在,公司就將目標客戶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內地,貿易利潤仍可維持5%~10%。

  鄧志堅預計,3、4月份將正式簽下第一批訂單,可能只有幾萬件,但只要合作成功,客戶有了信心,幾千萬的訂單將隨之而來。“如果客戶對我們有信心,未來我們在內地同類業務中將爭做龍頭。”他很有信心地說。

  從埋頭生產 到銳意研發

  與貿易公司開拓新市場相比,許多加工製造企業則絞盡腦汁研發新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在萎縮的市場裏爭取訂單。東莞外商協會會長梁偉浩1988 年將鐘錶來料加工工序北移東莞,雖已身為鐘錶大亨,但亦難免受金融危機衝擊。在困難環境下,他在鐘錶功能及設計上創新求變,爭取到許多新訂單。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