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綠色媒體生態變化影響未來台灣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3 07:48:06  


論壇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
與會者合影。
  中評社台北2月13日電(記者 鄒巧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昨天下午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論壇,邀請台灣資深綠色媒體人及綠營政治人物,探討綠營人士紛紛投入經營媒體對台灣政治發展的影響。

  與會人士認為,由於台灣藍綠媒體處於不正常的狀態,讓海峽對岸無法正確解讀台灣民意,造成兩岸互動失衡的窘境,綠營人士投身媒體經營,將有助於扭轉此一偏差的情況。
  
  論壇由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主持,評論員有公視新聞部製作人呂東熹、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綠色逗陣工作室”執行長邵立中、台灣維新基金會影子政府政策部主任許淑芬、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玉山午報”發言人羅致政。 
  
  針對綠營人士經營媒體的困境,鄭文燦說,媒體業除了是高度資本密集產業、籌組不易之外,亦受制於傳統的歷史結構;加上政府監理權的濫用、廣告主購買的壓力等等。由此可知,台灣媒體並不自由,現在是媒體改革的階段,綠營人士不管透過各種方式發聲,都是為了表達小眾意見,讓媒體更具多樣性。 
 
  對於綠色媒體的發展,盧世祥認為確實有可為之處。台灣的媒體環境藍大於綠,但是藍色板塊競爭者眾,生存不易;綠色板塊雖然小,卻因為集中而有發展空間。因此,只要找到適當利基,抓住讀者與市場,發揮專業水準,並妥善控管成本,方可永續經營。 
 
  羅致政認為,台灣媒體界長期處於不健全環境下,政府永遠是最強的媒體,反對的聲音被弱化,如此一來,對岸無法正確解讀台灣民意,藍綠媒體失衡會造成兩岸失衡,也會導致國際輿論失衡。而“玉山午報”現階段的功能,正是要平衡此不正常的生態,包括設定議題、塑造輿論、與提供透明完整的資訊,讓媒體達到民主化和國際化。 
  
  “綠色鬥陣工作室”執行長邵立中強調,綠營人物願意投身媒體,對於台灣的政治發展絕對有正面影響,讓更多元的聲音在社會上發聲、互相監督制衡,也讓閱聽人有更多的選擇。 
  
  金恆煒表示,國民黨善於掌握媒體,媒體界多半對於政治力的介入俯首稱臣。綠色政治人物投身媒體是抱持著保護台灣的理念挺身而出,而這種對抗性的策略能否轉變為一種全民運動,尚待觀察。 
  
  呂東熹則指出,目前台灣媒體現況藍大綠小,是因為本土媒體的成立,多數為轉投資企業,帶有政治目的,不如專業與企業化經營的媒體,在成本企劃上、後製團隊上都比不過人家,當然容易受到市場機制淘汰。所以,綠色媒體在熱情與理念之外,更要兼顧品質與專業化,才能扮好民主社會第四權的角色。 
  
  許淑芬認為,經營網路媒體成本不高、耗費的人力最少,是一個很好的開放式平臺,不但可以批判時政、紓解人民不滿,也是一個重新教育、集結串聯的管道。 

  中評社副總編輯兼《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羅祥喜等也參加了論壇。 

  論壇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論壇整理稿全文將在《中國評論》月刊刊發。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