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道豫:允許李登輝訪美 克林頓認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1 11:01:27  


 
  1990年6月,58歲的李道豫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特命全權大使。

  在其不到3年的任期裡,發生了第一次海灣危機、朝鮮、韓國進入聯合國、和平解決柬埔寨問題等很多重大的國際事件。

  “和各國外交官在一起工作,逐步了解了他們的心理特徵,關鍵能把在各個問題上的投票票數搞到手,這是在聯合國舞台上外交成功的關鍵,而那個時候,自己就是朝這個方向做的”,李道豫說。

  61歲那年,李道豫走馬上任駐美大使,而在那時,也正是中美關係低潮時期。

  熟悉當年中國外交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調李道豫去任駐美大使,看重的就是他豐富的外交經驗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可以和美國政府周旋,沒有“三兩下”,誰敢去冒這個風險?

 “必須要交很多的朋友”

  當時克林頓政府剛上台,就把“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掛鈎,讓剛履新的李道豫深感如履薄冰。他說,“一切充滿了變數,而一切又是那樣的敏感,我明白,工作稍有不慎,就會使祖國的外交處於被動。”

  面對棘手問題,李道豫一方面觀點鮮明、立場堅定、沉著穩重地傳達中國對這些事件的立場;另一方面,他也通過自己親和、熱情的態度,與更多的美國人交朋友。

  “當時國際形勢很複雜,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加之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在美國掀起了反華浪潮,美國政界不少人認為中國將是下一個倒台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而認為對華關係並不重要”,李道豫回憶說。

  李道豫說,“在國與國之間的雙邊交涉上,要多交朋友,特別是在推動兩國關係進展時,必須要交很多的朋友。”

  最惠國待遇是經濟範疇的問題,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前,這是與美國發展平等貿易的重要法律依據。

  那幾年,美國國會每年都要審議是否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什頂住壓力,每年都支持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而克林頓在此問題上卻是“鐵板一塊”。

  李道豫說,“在中國內政問題上,中國是絕對不會向美國妥協的”。

  但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與李道豫會見時,卻不時對中國施加壓力,說什麼“你看,鐘表指針在滴答滴答地走。”意思是說時限快到,中國這一年裡要是不讓步,就等著最惠國待遇被取消。

  李道豫認為,中國的廣大市場是美國工商界熱衷追逐的,美國如果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將對其利益形成巨大衝擊。

  因此,他與美國工商界廣泛聯繫。

  在美國工商界的巨大壓力前,克林頓終於低下了頭。“1994年5月,克林頓發表講話,鑒於中美貿易對美國的重要性,他宣布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說,過去把最惠國待遇作為施加壓力的杠杆,現在這個杠杆的用處已經發揮窮盡,意思就是不能再用取消最惠國待遇來威脅中國了”,李道豫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