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期盼兩岸持續維持友善互動的氛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31 19:35:18  


  中評社台北1月31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很難想像,不過短短半年,兩岸竟出現十多年都不曾有的景況:直航包機每天在台北、桃園等地機場與北京、上海等地機場頻繁起降,爭議的話題則集中在航班太少與機票太貴;台灣著名風景區已經習慣看到一團團陸客穿梭,爭議的話題也只剩下對岸開放的幅度能否再大些;而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裡展示的兩隻貓熊,春節開放後絲毫不見人潮退燒,唯一爭議的話題只在兩萬多的限額讓許多擠不進的遊客失望…,這些景況如今看來都好像沒啥特別,讓人幾乎忘掉不過才是半年多前,所有這一切的話題,都還停留在意識形態的口水爭議中哪! 

  社論說,可以這麼說,去年是兩岸關係變化最多的一年,十多年的對峙僵局,隨著二次政黨輪替之後,雙方陸續釋出善意的訊息,糾結於兩岸間一連串解不開的死結,旦夕間就鬆動了。也因為這樣,我們都很期待,在這嶄新的一年裡,兩岸關係能走出更多良性的循環。 

  趕在新曆年前夕,北京當局對台灣拋出了“胡六點”,希望能在適當的時機下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馬政府這廂迄今還未做出正式回應;趕在舊曆年前夕,北京軍方又發布了國防白皮書,兩岸部分已經不算是其中重要的篇章,只是刻意強調兩岸間關係已經出現正面改善,以往那些在白皮書中慣常出現的恫嚇修辭已不復見,如果拿歷年北京軍方發布的國防白皮書內容文字比一比,誰能說兩岸間的關係沒有出現重大變化? 

  社論指出,根據預定中的議程,兩岸將在今年五月底以前舉行第三次江陳會,針對定期航班及第五航權(延遠權)簽署協議,並將在簽署後四十天後執行。換言之,如一切順利,今年七月以後,不僅現行直航包機可望變成定期班機,台灣還可以做為兩岸轉機的重要空港,大陸飛機可從台灣延飛至北美與南美,台灣飛機則可從大陸延飛至歐洲與中亞各國。這個發展在半年前幾乎連紙上作業都談不上,卻有機會在今年之內發展成為事實。 

  另一項在今年同樣也會擴大發展的是陸客來台觀光。隨著組團人數下限放寬,以及大陸政策性門檻不斷降低,使得今年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可望進一步衝高。據估計春節的連假已經帶進五百多團,約有一萬三千多名遊客,大概可以創造八.五億的商機,僅年初一就已經突破三千人。可預見隨著直航的效應擴大,陸客觀光潮很有機會在今年締造另一個高峰。 

  社論說,當然,兩岸氛圍的改變,並非不存在隱憂,直航與觀光畢竟較容易處理、也是較不會衍生重大爭議的部分,兩岸今年真正最大的考驗,還是在逐漸邁入外交休兵後,台北能否在國際活動空間上,爭取更多參與的機會。而今年五月期間台北能否出席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就是一項至為關鍵的考驗。年前衛生署已經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致函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接納台灣參與國際衛生條例(IHR)運作。這意味台灣不僅已經可以和WHO直接連繫互動,也等於正式加入了全球疫情通報及防治體系,但這能不能讓台灣進一步爭取成為WHA的觀察員?接下來的這兩三個月即可見揭曉,它也勢必將會是兩岸擴大和解的重要觀察指標。 

  講實在話,兩岸實質互動遠比僵持對立要複雜多了。往昔對立的年代,兩岸關係經常陷入劍拔弩張,但兩岸當局只須在聲明修辭上比狠即可,實務上其實可以毫無作為。如今的情況則是完全不同了,通航與觀光已經涉及許多法令的改變,接下來諸如陸生來台就學、兩岸金融機構登陸、媒體互設據點等等,哪一項不涉及諸多法令的修改與政策的調整?在野民進黨提示的相關疑慮也不能完全不理,依去年陳雲林訪台的經驗,任何一項互動若出現磨擦或是衝突,民進黨一定擴大操作,別忘了年底還有地方縣市的三項選舉,如何能不謹慎?但相信誰也都不會否認,兩岸已經啟動了良性互動,能不能持續友善氛圍,仍有待兩岸努力,且讓我們共勉之吧!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