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全球反以聲音強烈,但以媒稱不能忽視其實大多數國家都仍然與以色列維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其中對華關係是以色列的外交關注點。 |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以色列攻打加沙的軍事行動已經踏入第九天,目前造成了巴勒斯坦超過五百人死亡,逾二千人受傷,引發了國際民間強烈反以示威浪潮。然而,以色列媒體稱,在全球反以聲音背後,不能忽視其實大多數國家都仍然與以色列維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其中對華關係也是以色列的外交關注點。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今日刊登以色列國際事務中心的全球研究所(global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enter)主任魯賓(Barry Rubin)的文章稱,在這場以巴戰爭中,儘管不少西方傳媒都傾向支持伊斯蘭社會,但以色列依然擁有非常好的國際外交關係,情況甚至比過往都要好。
美國、澳洲、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及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一向與以色列關係緊密;捷克、波蘭和格魯吉亞等前蘇聯國家也在打擊恐怖主義、保持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上理解以色列的立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亞洲和南美的大部份國家也會支持以色列。
而以色列與哥倫比亞、朝鮮、挪威、西班牙和瑞典等非伊斯蘭國家則關係較差。
雖然有些友好國家會對以色列反擊哈馬斯的行動有怨言,但各國更重視與以色列的經貿關係、軍工業貿易和極權國家禁售軍備等議題,相比之下,她們對以巴之戰的聲音其實只是在展示她們的國際影響力和保持外交“平衡”。
對於那些友好國家來說,以色列不是選舉的關鍵議題,普遍知識分子和公眾也不會要求他們的領袖採取反猶立場。以法國總統薩科齊為例,雖然薩科齊大力推動加沙停火,但其實法國只是希望從中扮演“大國角色”,法國在過去五十年與以色列的關係都是相當密切的。
文章特別指出,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也與以色列有良好關係。
以色列與中國除了在武器銷售(有報道指哈馬斯擁有中國製火箭)和制裁伊朗問題上有爭議外,一直維持著良好的雙邊關係。以色列的科技財富、驚人的軍事力量和對美國的影響力吸引著中國,中國希望從中尋找商機,並確保石油穩定供應。
文章稱讚中國的外交政策打破了許多西方國家多年來的迷思,“不可能地”同時與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建立良好關係,中國做到了冷戰結束廿年以來“不可能做得的事”。
至於俄土兩國與以色列的關係則比較複雜,土耳其的執政黨是一個中間偏右的伊斯蘭政黨,它的根本立場應該是反猶的,可事實卻又並非如此。執政黨人要透過與以色列保持良好關係,來證明他們並非是伊斯蘭主義者;兩國不欲破壞經貿關係;軍方尋求強力的軍事盟友;另外,土耳其也像其他國家一樣,明白到與以關係是維持區內影響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俄羅斯則需要同時與以色列、敘利亞和伊朗保持良好關係,以維持國家利益。雖然俄羅斯也會售賣武器予伊朗、敘利亞和真主黨,但由於與以關係的牽制,俄羅斯會堅持不賣核武器和防空導彈予伊朗,並維持與哈馬斯和真主黨有限度接觸。但根本問題是,俄羅斯希望與德黑蘭和大馬士革政府走得多近。
文章最後指出,儘管國際社會對以巴戰爭有零星口頭批評,但這不會對戰爭產生任何影響,以色列不會打持久戰和長期佔領加沙。以色列的國際外交關係其實比大家所想像的還要更好,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