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978年可口可樂重返內地 驚動政治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4 17:41:58  


  從費城到華盛頓,城市繁華的燈火點綴著高速公路全程,交錯的出入口伸向沿路大大小小的城市。佟志廣對30多年前的這條“金光大道”印象深刻。

  1976年,就是通過這條金光大道,當時的可口可樂總裁馬丁來到華盛頓,找到時任中國駐美聯絡處的商務秘書佟志廣,提出了要把可口可樂引入中國的想法。

  由於當時中國政局的動蕩,這個想法在兩年後才成為現實。

  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在北京飯店簽訂協議。可口可樂曾於1927年進入中國,1949年隨著美國勢力一同退出中國內地。

  時隔近30年後,這個曾經與美國大兵形象聯繫緊密的飲料,再次進入中國內地。

  巧合的是,4天之後的12月17日,中美雙方發表《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這個巧合,讓可口可樂進入中國這一原本單純的商業事件,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政治意義。

  三次申請可樂終進中國

  馬丁與佟志廣在1976年最初接洽時,佟志廣並未對這種味似止咳糖漿的飲料太感冒。

  2008年11月底的一天,已經退休的佟志廣在自己北京的家中回憶說,由於當時國內的政局原因,當時他只給馬丁回複了一句話:現在進入中國為時尚早。

  馬丁沒有放棄。為了表示誠意,可口可樂開著專機帶佟志廣到總部參觀。這是很多美國企業的一貫做法,佟志廣對這樣的方式早已習以為常,“我想,看就看吧,不就是汽水廠嘛。”

  這次參觀讓佟志廣驚訝不已。在可口可樂複雜的生產線上,每瓶可樂都由機器自動完成罐瓶密封,單位時間內的裝瓶量,比國內汽水廠的效率高出數倍。

  儘管對可口可樂刮目相看,但佟志廣還是向對方解釋說,中國老百姓只在電影裡見過可口可樂,而電影裡的可口可樂又總和美國兵聯繫在一起。朝鮮戰爭之後,可口可樂的形象已經不單是飲料那麼簡單了,“當時的中國,還不可能接受可口可樂這個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產品。”佟志廣回憶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