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大校長李嗣涔:未來台灣需一大批兩岸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3 00:24:25  


李嗣涔校長(右三)與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成員周建閩(左三)、俞雨霖(右二)、林淑玲(左二)、羅祥喜(左一)、王平(右一)合影留念。
 
  未來台灣需要一大批“兩岸通”

  中評訪問團:大陸這些年發展很快,國際社會對大陸的政治經濟地位都有了新的認知。台灣面臨這種轉型,可能更需要那種對兩岸都瞭解的人才,才能適合未來發展的需要。如果能有一批“兩岸通”,可能會對台灣社會的長遠發展更加有利。

  李嗣涔:那當然。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像台灣的很多企業都是全球佈局,其中當然也包含大陸。到一個地方,當然最好是由懂那個地方文化的、懂當地風俗習慣的人,你的業務當然才比較容易開展。

  大陸是一個大市場,當然需要瞭解這個市場,要懂這個市場。美國很多大學都要求其學生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念大學的四年之間,至少要有半年出去,到其他的文化地區去看看。當然,他們大部分選擇歐洲,就是去感覺這個世界,這對學生將來的就業是有幫助的,對他們面對全球化的問題是有幫助的。所以這不只是兩岸關係的需求,也是全球化的需求。以後,僑生、陸生、外籍生的數量,相信會越來越多,這是必然的趨勢。所以在兩岸的關係來講,將來會有很多的陸生到台大來。

  對於陸生來台灣會否爭奪台灣學生的資源包括工作機會的擔心,其實是不必要的,因為工作還有證照的問題。其實台灣的高科技人才還是很缺乏,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大量提供,我們還要到世界各地去找嗎?有現成的,當然是最好的。

  競爭帶動大學轉型

  中評訪問團:您對當前台灣的政治狀況有甚麼評論?

  李嗣涔:作為大學校長,不好就此發表太多議論。我想,台灣過去畢竟在政治上極端對立,希望這種對立的狀況,能夠在未來逐漸淡化,慢慢平復下來。當然是很困難,但是應該慢慢努力。當然,這要看看我們的領袖能不能慢慢把爭端疏解、化解,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中評社訪問團:您對馬政府的教育政策,有些甚麼期許?

  李嗣涔:我們希望將五年五百億這種特別經費,變成常態性的經費。過去是一次性撥款,屬於特別預算,這不穩定。可以利用競爭性的機制,來帶動大學的轉型。
 
  過去台灣的大學都想變成研究型大學,好像只有變成研究型的大學纔是好的大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有教學型的大學以及產學型的大學。就是說,台灣應該多編列競爭性的經費,通過競爭帶動大學的轉型。

  另外就是法律問題,目前法規對大學的限制還是太多。但是立法方面的改變比較困難,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由中評社常務副社長兼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周建閩、中評社新聞總監俞雨霖、中評社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中評社副總編輯兼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羅祥喜、王平組成。

  李嗣涔小檔案

  自2005年6月起擔任台灣大學校長至今。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碩士、博士。專長領域是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AlGaAs/InGaAs/GaAs/InAs 材料生長及元件製作,非晶矽氫薄膜電晶體及類神經網路偵測器,奈米矽線場效電晶體,軟性電子元件,電漿子紅外線光源及偵測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