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奧巴馬對華政策能夠理性務實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4 00:12:05  


 
  奧巴馬當選的效應

  一般來說,一個政黨(譬如民主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假如他真是聲望高的話,應該對該黨競選國會議員(甚至州長)之人選起得推波助瀾之功效(即英文的coat-tail effects,所謂燕尾服的燕尾效應)。但奧巴馬的當選,並未起得這種效應。譬如在參議院(即上院)中,選舉前兩黨的分配是51(民主黨)對49(共和黨)。而在投票以後,民主黨只多贏得五席。在眾議院(下院)選後新的兩黨分配,稍微比上院的斬獲好一些。但是,總的來說,他的“燕尾效應”還是不如預期的高。何況在他當選以後的紐約股票市場,不升反降。同時民調顯示75% 的美國人認為經濟將更壞、甚至壞到破紀錄。難怪在當選以後,奧巴馬陣營極力呼籲大家期望須要控制,不可太過膨脹。在奧巴馬當選後第三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在保證將迎戰經濟危機之餘,特別警告不能希望立竿見影。我們至少知道在奧巴馬的上台初期,他的注意力將完全集中在挽救經濟。所以外交,將不會是第一優先。

  奧巴馬的外交取向

  奧巴馬是注重策略運用的人,所以在內政、外交上不太會著重有一個整體戰略構思來指導政策,尤以在外交上為然。不過,有一個說法(註一),認為奧巴馬在外交事務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導師是布里辛斯基(Zbigniev Brzezinski),此人是好幾任總統的外交與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 的創始負責人。(1960年代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還作過本人的老師。)據說,布老的一本書《指掌天下如棋盤:美國霸權與地緣政治戰略》(1997出版)將成為奧巴馬的外交思想指南。這本書裡,預測一個兼跨歐亞大陸的聯盟(Eurasia)將造成美國全球霸權的威脅。因此,為了維持美國的霸權,必須要能控制這個歐亞聯盟。其做法乃是聯日本為美國的戰略夥伴。當然,究竟奧巴馬上任後的外交去向是否真會遵循這種想法,尚是未知數。但從他對某些以前的美國總統以及外交謀士的尊崇上來看,不難找出他在總統任內外交上的傾向。譬如他對二戰結束後果斷面臨冷戰開始的杜魯門總統、與眼見冷戰結束的老布什總統似乎特別推崇。另外以往外交從業員或謀士中,在他眼裡,當推艾奇森(Dean Acheson)、凱南(George Kenan)、以及尼蔔爾(Reinhold Niebuhr)最受他的注意。綜此觀之,奧巴馬的外交政策,應該是界乎追隨意識形態與現實主義兼顧的路線。他不會有小布什總統那樣熱衷在伊拉克推廣民主的道德理念。奧巴馬和小布什不同之處,並非他不關心美國在中東的安全利益,而只是他不會熱衷伊拉克境內的國家再造。

  如果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兩位競選人中間有任何哲理上的差異的話,那應是在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二者間孰去孰從的問題上。奧巴馬在競選期間,也許是為了討好美國因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失業的工人票,曾攻擊自由貿易原則。並且曾在與希拉莉於民主黨內的初選競爭時,指名攻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因為那個協定是希拉莉丈夫克林頓總統任內簽訂的。但他的對手麥凱恩卻自始至終擁護自由貿易原則與精神。

  在競選期間,為了散佈小布什總統的不是以爭取選票,奧巴馬曾矢言他若就任總統,將於九十天之內把美軍從伊拉克撤回。但這是競選語言,究竟基於事實能否辦到,尚須拭目以待。另外,在競選期間,美國媒體有傾向強調奧巴馬比麥凱恩在外交主張上要更務實。若不仔細分辨二人先後諸般的承諾、以及注意他們應邀在外交理念上的書面說帖,我們會很容易被媒體的誤傳與主見所誤導。譬如在對華政策上,就是一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美國變天 黑人奧巴馬入主白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