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陳水扁自誇政治犯 輕視了台灣人智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10:01:28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昨天前“總統”陳水扁遭聲押後戴上手銬的畫面,是台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震撼一幕,也成為島內外媒體矚目的焦點。但無論陳水扁如何控訴政治迫害,也無論藍綠朝野如何相互攻詰,從此刻開始,請讓司法來講話,也請尊重司法的獨立空間。

  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檢調偵辦“第一家庭”弊案已有相當時日,繼“國務機要費案”、機密“外交”案之後,瑞士祕密洗錢帳戶曝光,南港展覽館弊案更傳出收賄情事。隨著案件愈爆愈多、案情愈滾愈大,“第一家庭”成員陸續被約談,前“總統府”出納陳鎮慧、吳淑珍友人蔡銘哲、前“總統”辦公室主任林德訓、馬永成、吳淑珍兄長吳景茂、前“內政部長”余政憲、“調查局長”葉盛茂、前“國安會”祕書長邱義仁等紛紛遭到收押,在一步步收網下,接著陳水扁當然必須直接面對司法,也面對在他任內因他的職權而發生的許多不法貪瀆案件。 

  而陳水扁也很清楚,檢調偵辦的動作正逐漸向他逼近,而他選擇以政治手段來反擊。在頻頻前往基層進行“取暖之旅”時,他擺出悲壯形象,以各種煽動說詞,力圖塑造這是一場政治黑獄的印象,把司法動作解釋為國共聯手迫害他。但他願意為台灣揹十字架,進入台灣的“巴士底獄”。昨天在遭到聲押時,他還故意高舉手上的手銬,大喊“政治迫害”、“台灣加油”,又聲稱遭到警察毆打。這些動作,無非是為了讓外界相信他是一個受難的政治犯,而不是一個A錢的貪汙犯。

  社論指出,但現在的台灣,無論是民主發展或是檢調司法人員的專業與自主性,已經和當年他走進土城看守所時完全不同了。今天硬要自誇為政治犯,是在侮辱台灣的民主法治,也輕視了台灣民眾的智慧。

  何況,之前的台開案和“國務機要費案”,都是在陳水扁擔任“總統”的任內爆發,特偵組也是在他任內成立,甚至葉盛茂還為他掩蓋國際艾格蒙反洗錢組織通報祕密帳戶的事。在這種狀況下,基層檢調人員持續的偵辦動作,看得出對司法獨立有其自主堅持,儘管各單位的步調手法未必齊一,程序也可能有些爭議處,但至少已不再是昔日受政治指揮的工具了。

  社論認為,將這個司法案件政治化與衝突化,是陳水扁迄今的自保策略。他知道自己在司法面前有太多難以辯解的漏洞,因此必須盡量製造社會對立衝突,讓此案的社會成本高到足以換取政治解決。可以預見的,未來他會繼續企圖扮演一個政治受難者的角色。

  但事情的發展未必會照著陳水扁的如意算盤,最近的跡象顯示,原本在一○二五大遊行時聲勢大漲的陳水扁,到了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及圍城行動後,在反對陣營中反而開始邊緣化。因為議題主軸回到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岸路線角力、警方執法過當、集遊法修正與學生發起野草莓運動,陳水扁雖試圖參一腳,但主戰場裡已沒有他的空間了。

  而且,經此一役,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領導地位獲得綠營群眾的認可,焦慮於主權流失的群眾不必再依靠陳水扁,接下來的朝野對抗及對話,都會重回國、民兩黨的互動,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裡台灣政治運作的主要架構。陳水扁想偷走民氣與議題主導權的企圖,因而也隨之破功。學生拒絕陳水扁表態插花,民進黨更無意再扛扁家這個十字架,缺乏進一步奧援的陳水扁,除非能再找到其他切入議題,否則會面臨資源開始耗竭的困境。

  社論指出,最近檢調偵辦乃至收押綠營人士的動作頻仍,原本應該偵查不公開的資訊也不斷流出,真假難辨下,一方面形成未審先判的媒體現象,一方面又讓有些人有司法之網突然鋪天蓋地而來之感。昔日司法迫害的記憶和今日的情景重疊,彷彿昨日重現。民進黨呼籲維護司法人權,這是很合理的要求,偵辦資訊外流的問題,有關單位確實應該立即檢討防堵。未定罪前都是清白的,這個原則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陳水扁也一樣。

  然而,真的,台灣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政治辦案與司法迫害都已走入歷史。在全體台灣人的嚴格注視下,司法人員應該有充分獨立自主的辦案空間,而偵辦程序、蒐證、調查是否周延確實,在法律上立於不敗,也必須接受各界評判。各個案件都應回歸司法,由司法單位依法處理。扁案的訴訟程序還會拖很久,既然是司法案件,就只有司法有權說話,這是台灣邁入民主法治的第一課。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