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海嘯”危中有機 正宜基建上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31 15:21:02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海嘯’危中有機 正宜基建上馬”的社評說,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日在立法會透露,本立法年度政府將有大約一百份工程項目的撥款申請準備提上立會審批,總造價達到七百億元,她承諾會在當前經濟困境中加快基建工程的步伐。

  社評表示,特區政府必須切實推動基建工程加速“上馬”,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溫家寶總理前日在助港“五招”中提到了港珠澳大橋,而是機不可失、時不我與。林鄭月娥昨日說到,數個月前,她與工務科同事面對的挑戰,是建築材料價格飛漲以及勞動力供應不足,但今天,這些挑戰已大為緩和。

  特首新近成立了由他自己掛帥的“經濟機遇委員會”,眼前金融中心地位備受考驗、各行各業經營皆遭遇困難,唯獨對基建來說,卻是大好時機。特首不是要找機遇嗎?加快基建工程“上馬”,刺激經濟活動、創造就業機會,就是最好的機遇。

  社評指出,事實是長期以來,政府重大基建工程項目進度緩慢、講多過做,已經在市民大眾中留下了相當差劣的印象,特首前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十大基建”,已經淪為立法會議員抨擊政府施政“假大空”的笑柄。曾特首是十分重視管治威信和民望的,往往會為一些“政治評分”低落而動氣,但事實上,什麼“政治評分”或“政治民望”確實只是少數人搬弄的“浮雲”,市民對政府、對特首的評分只會更著重在實質施政包括基建工程項目的落實上,如果西九文娛藝術區、啟德郵輪碼頭、深圳河套創新產業區……,如今都在熱火朝天的“轟隆轟隆”開工聲中,特首的民望絕不會如“浮雲”,面對眼前金融海嘯的巨浪,市民心中也會“有底”得多。

  昨日,林鄭月娥首先認同“基建發展正是我們現時必須抓緊的經濟機遇”,並且透露啟德郵輪碼頭及整個發展區已進入平整土地的建築期、河套區正與深圳市政府按共同開發的模式進行建設、蓮塘及香園圍新通道正在考察口岸選址;還有地區小型工程提高了二千一百萬元的上限後,今年至今已有八十五個項目馬上可以開工,今個財政年度二百一十八億基建預算開支將會增至二百三十億,如前幾年般二百億預算也用不完的局面將不會出現……。

  社評認為,事實是,政府如果真有決心要推動大型基建工程早日“上馬”,關鍵在兩點,一是繁複冗長的審批程序必須大大精簡,林鄭昨日在會上就透露,周前和一些私人發展商會晤,發展商表示若有好項目仍然會投資,但程序實在太繁複,“一個項目問了十個部門,都不知怎樣做。”林鄭承認在優化程序方面有改善空間,發展局“規管者”的角色要作出改變。

  社評又說,另一個長期不利基建工程開展的“絆腳石”,是來自反對派議員所謂“官商勾結”的指責。林鄭月娥昨天坦承,一句“官商勾結”令她的同事只能小心翼翼的工作。所謂“官商勾結”,其實完全是一種“莫須有”之詞,政府在推動公共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得到私人發展商的大力參與,如果說這就叫“勾結”,那是“勾結”越多越好。在推動基建工程上,特區政府只要秉持依法辦事、福為民開,不應再屈服於“莫須有”的指控而耽誤工程進度、浪費公帑,對此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