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央七招調控 力保金融穩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7 07:52:46  


人行報告顯示,通脹形勢有可能出現交替反覆,未來將採取更靈活的貨幣信貸政策。圖為西安農貿市場。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今日表示,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低估,宏觀調控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未來通脹形勢有可能出現交替和反覆。但他同時強調,中國的金融體系穩健安全,中國有能力有效抵禦外部衝擊。下一階段,中國將部署七大金融調控措施以保障和維護貨幣及金融穩定,內容包括保證市場流動性充分、支持房地產業合理信貸需求、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等。 

  文匯報報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今日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周小川向大會做了關於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加強金融宏觀調控情況的報告。報告分四部分:上半年貨幣政策實施情況、下半年以來金融調控靈活微調的情況、當前金融調控面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金融調控工作。 

  抵禦風險能力提高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暉指出,這是歷年來中國央行第一次將金融調控情況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將為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也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調控確定了基調。 

  周小川在報告中指,中國總體經濟形勢是好的,金融機構實力普遍增強,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市場流動性總體上還比較充裕。“尤為重要的是,中國仍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比較充裕的資金和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優勢,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過熱消失 須防通縮 

  對於下一階段的金融調控,他提出從7方面著手實行靈活審慎的貨幣政策。“既要從根本上穩定物價預期,也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適度調整政策操作,努力維護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劉煜暉指出,周小川提出的未來7大調控措施中提到“保證市場流動性充分供應”,為此輪經濟過熱以來第一次提出,此舉預示決策層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發生根本改變--過熱因素消失,宏調需要轉向防範中國經濟因外部金融危機和內部經濟調整衝擊,陷入通縮的風險。 

  利率準備金料再降 

  對於報告指出,“下一步會合理運用利率等價格型工具實施調控,穩定市場預期”,劉煜暉認為,這預示著未來貨幣供應和信貸都將日趨寬鬆,未來幾月央行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降低利率,來緩解前一階段貨幣緊縮造成的滯後影響,力保經濟增長。 

  報告還提出,要根據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調整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未來“三農”、就業、服務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地震災後重建領域,料將獲得更多金融信貸支持。 

  我國將擬定保證金融穩健運行的各項應對預案 

  另據新華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6日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擬定保證金融穩健運行的各項應對預案,建立完善國際金融危機監測及應對工作機制。

  受國務院委托,周小川當日上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的有關情況。他指出,最近,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這增加了判斷未來經濟和物價走勢、把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關係的難度,宏觀調控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 

  周小川在談到下一步金融宏觀調控工作時表示,將加強對國際金融形勢演變的監測,重視與其他主要央行的溝通。 

  周小川同時表示,人民銀行還將加強與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合作,密切關注國內金融機構經營狀況,及時制定完善應對各種緊急情況的預案,努力避免和減少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功能監管和事前監管,維護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穩定運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