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央行報告:金融機構能抵禦外部衝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6 20:29:51  


周小川:最近,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資料相)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6日表示,我國金融機構實力普遍增強,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市場流動性總體上還比較充裕,金融體系也是穩健和安全的,能够有效抵禦外部衝擊。 

  新華網報道,受國務院委托,周小川當日上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的有關情況。 

  周小川說,當前,全球性的經濟金融調整是長期積累的失衡矛盾最終釋放的必然結果,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容低估。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總體經濟形勢是好的,而且我國金融機構能够有效抵禦外部衝擊。 

  周小川表示,尤為重要的是我國仍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比較充裕的資金和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優勢,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26日聽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所作的國務院關於加強金融宏觀調控情況的報告。周小川在報告中談及當前金融宏觀調控面臨的主要問題時指出,全球經濟明顯減速,可能會影響中國出口,中國將密切關注物價形勢及其變化。

  周小川在報告中指出,最近,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這增加了判斷未來經濟和物價走勢、把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關系的難度,宏觀調控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

  報告從以下兩點分別說明:

  (一)全球經濟明顯減速,可能會影響我國出口

  近期,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和美國國際集團、五大投行發生巨變,華盛頓互惠銀行破產倒閉,美聯銀行出現危機等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國次貸危機已演化為金融危機。危機迅速向歐洲甚至全球蔓延,富通集團、德國地產融資抵押銀行、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英國布拉福德—賓利銀行、冰島整個金融體系等陷入危機。盡管美國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各主要央行向市場注入巨額流動性,歐洲各國也相繼宣布對私人存款提高擔保額度或提供無限擔保,但信貸緊縮并未緩解,全球各主要股市仍震蕩走低,國際匯市也出現寬幅振蕩,顯示投資者信心依然不足。

  受此影響,美國乃至全球的實體經濟都有可能受到較大的負面衝擊,并可能拉長調整周期。美國8月份失業率升至2003年9月以來最高的6.1%,顯示美國經濟正快速趨向疲軟。歐洲經濟出現下滑,歐元區第二季度投資、消費及出口同時下降,導致當季經濟收縮0.2%,為歐元誕生以來首次負增長。日本經濟可能進入新一輪衰退,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7%,折年率下降3%。在此背景下,亞洲地區出口增速下降,經濟逐步走緩,資本大量外流。近期IMF已將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由之前的4.1%和3.9%調低至3.9%和3.0%。WTO則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可能降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

  目前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由此帶來的外需減弱必然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密切關注物價形勢及其變化

  當前,穩定物價工作面臨著複雜的局面。經濟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價上漲的成本推動因素,也有物價出現持續回落的可能。因此在政策把握上需要特別謹慎。

  當前通脹壓力主要來源於成本推動因素。從國際看,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將政策重點從抑通脹轉向保增長。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條件下,一旦市場信心有所恢複,國際商品價格就可能重拾漲勢。而且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和要素價格出現趨勢性上漲的可能仍然存在。從國內看,也存在較強的工資和成本上漲預期。9月份PPI漲幅仍達9.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高達22.9%,有進一步向消費物價傳導的壓力。

  但如果全球經濟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推動CPI和PPI上漲的外部力量也會趨弱。近期,紐約原油期價跌至80美元左右。國際煤價最近一個月內下跌近25%。這意味著,我國通脹形勢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2008年4月份以來,我國CPI逐步回落。9月份食品價格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環比下降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當前物價有下行動力。

  總體來看,未來通貨膨脹形勢有可能出現交替和反複。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