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專家:未來中國面臨三大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9 17:00:35  


 
  記者:中國有句俗話:旁觀者清。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取得成功,您認為中國該堅持哪些東西? 

  藍普頓: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功有很多原因。首先,自從19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了建設一個“富強國家”的共同願望。改革開放是你們找到的最為成功的政策,而成功本身會帶來新的成功。 

  其次,外部世界對中國的崛起採取了接納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對中國採取了基本上是合作的政策。所以,我認為外部世界的態度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利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坦率地說,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為了實現建立一個受世人尊重的富強國家的目標而採取的政策並不是很成功。正是由於過去遭遇的困難和失誤使人們更願意合作,以確保新的政策取得成功。 

  “解決問題的潛在盟友” 

  記者:自從約書亞.庫珀.雷默先生2004年發表有關文章後,“北京共識”引起了美國和世界各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也有不少爭論。您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您認為是否存在“中國模式”或“中國發展模式”,為什麼? 

  藍普頓:如果“模式”意味著一個具體詳細的計畫,那麼我認為沒有所謂“中國模式”。實際上我不相信存在這樣的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共識”是針對“華盛頓模式”提出來的。當然,我們知道“華盛頓共識”根本談不上共識,特別是在美國金融體系最近發生問題後更是如此。 

 “北京共識”不是一個模式,而是試圖反映一個現實。這一現實是,中國在30年的時間裏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同時維持了社會穩定。中國還有一項致力於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的外交政策,以滿足中國與世界合作的需要。由於中國在經濟增長、穩定和爭取世界和平方面同時取得成就,這一結果為其在世界各地贏得尊重。因此,不應該把“北京共識”看作一種模式,它反映的是人們對使中國取得成功的政策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因為中國在多方面取得了成就,其他人試圖瞭解這些成就背後的政策。 

 記者:中國的和平發展是否增進了世界和諧,是否對世界文化、文明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有積極促進作用? 

  藍普頓:沒有人能斷言未來,事物發展存在各種可能性。不過,我想首先闡述這樣一個立場,改善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是一個好事。因此,我認為中國的發展幾乎不可否認的是對全世界的貢獻。 

  當然,從歷史角度說,當國家變得強大時,有的會以損害別國的方式使用其力量。然而,我認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處於一種掙扎、不幸和憤怒的狀態將是大得多的危險。況且,如果中國強大了,同樣也具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你認為美國多麼強大,它不能獨自解決世界面臨的大多數主要問題。我認為一個強大的中國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潛在盟友。 

  “別把開放視為理所當然”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未來繼續改革開放的前景?   

  藍普頓:就如同不能把美國相對開放的政策視為理所當然一樣,我認為我們既不能把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視為理所當然,也不能以為中國的這一政策會永遠持續下去。這是需要我們不斷為之而奮鬥的東西,因為我們各自國家都有試圖封閉的力量。   

  雖然我們兩國都採取了相對開放的政策,但在各自的內部也產生了反對的力量,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困境的情況下,封閉和保護主義的勢力在我們兩個國家內部可能都會有所增強。所以我說,不要把中國或美國的開放政策視為理所當然,我們需要不斷地改進政策,令其發揮作用,使各自國家的大多數人認識到,繼續開放才是我們前進最有利的方式。   

  記者:讓我們談一談“軟實力”的問題。您最近出版過一本有關中國軟實力的書,中美兩國在增強各自的軟實力方面如何相互學習與合作?   

  藍普頓:軟實力的本質實際上是吸引力,是積極的東西。軟實力不是威脅,而是能促進合作,因為軟實力從本質上說就是通過積極的思想、經濟等來吸引別人。硬實力的潛在含義則更具危險性。   

  在軟實力領域,中美兩國的確存在合作的機遇。我在書中曾談到技術創新是一種軟實力。中美兩國在知識技術領域進行合作,有助於解決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