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蘋論:七百萬票做後盾 馬為什麼不敢一錘定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4 11:44:35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社論說,近來台灣政府高層官員在私下場合裡,顯得好像有集體焦慮症。他們急著很想把事做好,也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好,很有無力感。

  怎麼會這樣呢?不是說在議會是多數黨,馬英九又是高票當選,會很有效率地完全執政嗎?怎會搞到官員迷惘、失落,沒有方向?而人民也感到這個政府無能,十分灰心。連一向親藍的《遠見》雜誌前天發表的最新民調都顯示,馬英九的滿意度已跌到2成5,不滿意度竄升至6成5,創從政以來最差評價。

  社論指,人民最失望的是政府在重大政策上的延宕態度,尤其經濟政策。這基本反映了馬英九個人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謹小慎微的人格特質,使得整個政府高官都內化自己成為一個個馬的分身,以致沒有一個敢作敢為、有氣勢魄力的“內閣”官員。

  為什麼官員們很累?因為沒有什麼比未完成的工作更累人,也沒有什麼比站著不動更累。人民現在要的是執行力和效率,而不是開會研討,廣求共識。馬競選時的政見,其實就是執政時的原則和方向,例如減稅、鬆綁、兩岸交流、擴大內需。當選後應該按既定方向討論執行面的細節,而非重新討論原則和方向。稅改延宕就是這個政府和馬個人頭腦不清的惡果。

  社論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馬政府一錘定音減稅、鬆綁,這是原則,經過選民背書認可,不准再討論;要討論的是技術問題。可是馬政府卻在原則面上打轉延宕,坐令改革時機流逝,讓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的經改領先台灣,搶到外資的投資意願。

  坦白說,七百多萬票的支持,就是對你政策的共識,還尋求什麼共識?浪費時間,浪費資源,愚不可及。不但民眾失望,官員士氣也再而衰三而竭,無奈又無力。

  社論表示,馬政府還沒覺悟到時間的急迫性。星、韓、印、馬等國和香港都減稅、鬆綁極力爭取外資;而經過這次金融風暴,外資減少,也更為謹慎。台灣還在坐而言,等起而行的時候,外資早被搶走了。

  明天總會在我們還沒準備好之前來臨;也永遠無法預期“太遲了”會來得多迅速。馬的領導闇弱和個性的猶疑遲緩,是政府延宕無能的根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